本报记者组
春风吹暖西府地,春光照耀新征程。2月24日,参加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人大代表,承载着370多万城乡群众的殷切期许,为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走好新时代宝鸡追赶超越长征路,传递民声,贡献良策,谋划大计。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市委、市政府聚焦追赶超越,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砥砺前行,谱写了发展历程上的新篇章,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177个贫困村退出、6.67万人脱贫。代表们一致认为,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苦干实干、共同努力的结果。
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新发展需要新动力。站在新的历史征程点,代表们对宝鸡未来的发展感触颇多。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来自陈仓区的代表韩宏伟认为,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应高质量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打造汽车、钛及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努力提升工业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聚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百姓幸福指数。来自麟游县的代表姚林东说,产业脱贫为贫困户提供了一个大平台,许多贫困户因此而走上了致富路。但是,仍有少数贫困户抱着观望的态度,这需要各级扶贫干部扑下身子,激发贫困户创业激情,从扶志上下手,摆脱旧观念,跟上新时代。
乡村振兴战略是代表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目前,我市正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来自太白县的代表陶晓侠对乡村建设特别关注,她说,我市持续开展的美丽乡村评选活动,让许许多多的村庄变了模样,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当前,一些后进村应该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改善农村条件,让产业名村、文化名村、旅游名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眼前。
如何提升城市品质,是来自金台区的代表孙冬玲关注的焦点。她说,当前我市实施的城市品质提升“十大行动”,应当是每一位市民的责任与义务,全市上下要唱响“大合唱”,努力提升文化品位,塑造生态品质,打响山水品牌,彰显城市特质,使宝鸡成为宜居宜业,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城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一位代表信心满满,凝心聚力,共绘走好新时代宝鸡追赶超越长征路的宏伟蓝图,为加快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尽智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