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司法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成立了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1个,依托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建立法律服务中心站116个,建立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联系点1345个,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民生事业,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民心工程。陇县天成镇村民余某,因道路问题与邻居发生争执,被邻居打伤,其住院治疗费用以及其他经济损失多达5万余元。余某依靠法律手段来维权,她向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提出申请,工作人员在了解事情后,初步审查其符合援助条件,立即向县法律援助中心转交了申请及相关材料。该县法律援助中心在审查后,及时指派专人承办此案,很快圆满办结。要在以往,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必须亲自前往县法援中心,而如今有了法律服务站,镇上就可以代理解决。这种便民措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解决法律问题。
据悉,去年以来,我市司法行政部门在全市各县区分别建成了“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模式,将窗口接待与后台延伸服务紧密结合,统筹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国家司法考试等法律服务力量,直接面向群众提供全方位、一条龙的法律服务。全市116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已全部建设到位,村镇改革后的1157个行政村和188个社区也先后设立了公共法律联系点,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基层的全覆盖。 本报记者弓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