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渭滨区高家镇槐树岭村邀请本村青年王小宝,给村民传授“务工经”,交流他在外打工的成功经验。据了解,该村现有青壮劳力415人,而像王小宝这样常年在外务工的就有305人,2016年全村务工收入达900余万元,9户脱贫户中有6户靠务工摘了穷帽。
当天上午,虽然太阳当头照,可被群山环抱的槐树岭村却寒风阵阵,王小宝从家里搬来几个凳子,村民围坐一圈,听他讲务工的故事。王小宝家以前也很穷,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紧紧巴巴。1991年,王小宝到河北廊坊打工,跟人学做冷饮生意,刚开始是学徒,可他不嫌工资低,只想多学技术,慢慢地,他尝试自己办冷饮店,由于勤奋加上经营有方,生意越做越红火。2011年,王小宝把哥哥王小军带到廊坊,弟兄俩联手开店,2016年,王小宝一家总收入超过40万元。接着,王小宝又邀请了本村十几个村民一起干,带领大伙靠务工致富。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村上许多贫困户思想变了、脑子活了:守着薄地不如外出务工!于是,一人带头众人学,一户致富全村学,贫困户张永红、李广明等人也远赴山西、江苏、江西等地务工,就连文化程度不高的贫困户邵会平,也带着媳妇和孩子去宝鸡市区务工,家庭收入不断增加,今年已被确定为脱贫对象。“作为山里人,外出务工一要勤奋肯下力,二要实诚动脑子,这样才能挣钱脱贫。”王小宝对大家说。该村支部书记李秀平告诉记者,去年全村9户人脱贫,其中靠务工脱贫的占6户,而今年计划脱贫的10户人中,7户在外打工。本报记者卢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