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改革创新铸辉煌——宝鸡市社会组织何以快速发展探析

2017-11-24 17:55  宝鸡日报

本报记者王怀宇

人们普遍认为,管理与规范社会组织,是各级政府的一件头疼事。下手重了,失去活力;下手轻了,良莠不齐。拿捏好轻与重的分量,也就是正确处理了“放”与“管”的关系,把握好这个分寸,社会组织才能茁壮成长。

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按照“增数量、提质量、优秩序、激活力”的思路,大力推进社会组织发展,呈现出量增质优、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良好态势。近三年,全市社会组织总量实现翻番增长,数量达到2261个,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

全市社会组织建设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究竟有何良方?

第一招:聚力改革创新,机制体制实现重点突破。我市率先在全省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意见》,又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和市社会组织促进会,建成了市级、金台和岐山三个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重点加大对初创期及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培育支持,并提供政策建议、决策咨询,真正对全市社会组织发展起到了穿针引线、铺路架桥的作用。

第二招:突出过程控制,监管治理呈现多轮驱动。我市按照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要求,明确了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建立了协同监管机制。连续四年依法开展了社会组织集中清理整顿活动,累计清理规范社会组织360个,查处取缔非法社会组织60个,行政处罚48家,清理兼任社团领导职务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230名,规范了社会组织行为,营造了诚信自律氛围。

坚持分类评定、以评促管的原则,率先在全省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参与评估的社会组织达到210个,获得3A级以上社会组织68家,为优秀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构建了“双向快车道”。

第三招:注重作用发挥,发展活力得到全面释放。全力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通过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派员帮建等方式,强化有效覆盖,打造典型品牌。截至今年9月,全市共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455个,覆盖社会组织904个。又通过向无党员社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群团组织等方式,使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组织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

我市社会组织不仅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且还是优化公共服务的“生力军”。在城镇,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参与招商引资,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在农村,专业协会通过创办农业科技示范点、推广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全力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教育、医疗、就业等类别社会组织,满足了群众多样性的服务需求。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等社会组织团结社会各界人士,与社区志愿者一道开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公益演出等活动,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全站热点
临潼区政府召开北京华联特色小镇项目推进会

2017-11-24 15:24阅读

吉河镇深化平安创建提升“两率两度”

2017-11-23 20:03阅读

12·2:“当一天高速交警”活动开始报名了!

2017-11-23 11:37阅读

蓝田县举办乡村医生健康扶贫专题培训班

2017-11-22 09:33阅读

澄城县赵庄镇: 党建引领三聚力 全面助力脱贫攻坚

2017-11-21 08:40阅读

传达学习中省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铜川市贯彻意见 郭大为主持

2017-11-19 11:08阅读

临潼区卫计局举办第一期“名医讲堂”

2017-11-17 12:3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