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围观!香菇富了石泉县火地沟

2017-10-31 09:50  安康日报

(通讯员 吴亚君)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党的政策好啊,我买这套新房自己只花了一万多元。本来最近就要搬进新家的,因为今年我发展的香菇丰收了,最近很忙,所以只能等忙完这段时间再搬家了。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刘祖强掩不住内心的喜悦。

今年47岁的刘祖强是石泉县两河镇火地沟村一组的贫困户,山顶上老家的土房历经多年风雨已是破烂不堪。得知村委会附近修建安置点,他早早的去村委会咨询并订购了一套。他这套110多平方米的新房位于火地沟村委会后方,距离两河集镇7公里。

搬下山后,不仅交通便利,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产业发展也有了保障。就在村委会附近的公路旁,就是刘祖强今年发展的食用菌大棚。今年把我和媳妇两个忙坏了,搭这个棚子还有架子比较费神,等明年就能轻松些了。最近,刘祖强的香菇进入了丰产期,两万袋菌棒,一天能摘八九百斤香菇。

虽然是第一年发展香菇产业,刘祖强不仅没有胆怯和顾虑,反而踌躇满志。第一书记余涛向我们道出这里面的玄机。我们村今年成立了火地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了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合作社吸纳了村镇的能人加入合作社。两河镇上的80后小伙罗小松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直在做香菇生意,我们和他签订了协议,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他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销售,我们则负责发展村民种植,实行订单销售。余涛介绍道。

在两河集镇,我们见到了这位80后小伙罗小松。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冷库,每天从村上收来的新鲜香菇就暂时存放在这里,等两三天积累到一定数量,就一车拉走。销往重庆、成都、甘肃等地,重庆那边火锅店多,这里产出的香菇肉厚形好,根本不愁卖。原来,罗小松是土生土长的两河人,曾在外闯荡做过几年食用菌销售工作,考虑到家乡气候条件很适合发展食用菌,而且回乡也能照顾年迈的父母,于是选择了回乡创业,而火地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正需要这样的乡村能人来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虽然菜市场卖的价钱高,但是销售不稳定,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我们家就我和儿子两个人,一天光在大棚里面采摘都快忙不过来。跟村上合作社签定了销售协议,我们只负责摘下来装框,每天都有人开车过来收购,减轻了很多负担。贫困户熊远贵家住火地沟村四组,今年发展了2万袋食用菌,仅靠这项产业,熊远贵一家今年年底预计增收两万多元。

据了解,目前石泉县两河镇火地沟村共发展食用菌15万袋,覆盖贫困户6户。虽然这项产业才刚起步,第一书记余涛仍自信满满。你看,这里就是我们村上的飞地产业园,就在两河集镇附近,因为我们村上没有合适发展的连片土地。只能飞到集镇这里来了。目前,我们已经流转了两百多亩土地,用于新建智能化食用菌大棚和产业园生产厂房,以发展售价较高的反季节食用菌为主,带动我们村乃至其他村的贫困户。说起村上的未来的发展计划,第一书记余涛眉飞色舞。等这里的产业园建好,集镇附近安置点的贫困户都可以来这务工,还能照顾孩子上学,多好。近两年的驻村生涯,余涛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片土地。从他谈笑间流露出的自信,让我们看到了火地沟村贫困户脱贫的希望。

全站热点
石泉:综合施策促残疾人脱贫

2017-10-30 19:02阅读

交大二附院专家走进县河 为百姓义诊

2017-10-29 15:02阅读

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杲来鄠邑区督导检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7-10-27 17:20阅读

灞桥区物资总公司10月份治污减霾工作总结

2017-10-25 22:36阅读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八次主任会议

2017-10-24 10:01阅读

丹凤又一批贫困村饮水问题得到解决

2017-10-21 10:09阅读

周至:扶贫帮困办实事 情系群众暖人心

2017-10-18 18: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