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佳县 我是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枣树

2017-10-28 08:01  渭南日报

1300岁的“枣树王”本报记者雷沛摄

本报记者牛纲雷沛

泥河沟,佳县黄河边上的一个古村落,黄河水孕育了这里千百年来的枣文化,我是一颗生长在这里1300余年的枣树,在泥河沟这片36亩的枣园里,我是祖宗,专家说我高8.3米,干周3.03米,冠幅13.4米,由于我至今仍年产枣百余斤,所以被人们称为枣树的活化石。那些研究过我的人说泥河沟现存的枣园规模空前,有1100株古枣树,而我则被他们称为“枣树王”,还给我身上挂上了标志性的红绸子。

千百年来,我长在陕北的黄土地里,这里因黄土而文明、因黄土而厚重,我的存在恰好证明了这一点,我的子子孙孙,在佳县这片黄土地上保留着较为原始的生长状态。那些研究了我的专家说,泥河沟村的千年枣树群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枣树林,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种植枣树的鲜活证据。因此,泥河沟村也被誉为“天下红枣第一村”。

我并不觉得活到这把年纪有什么可炫耀的,如果我能说话,我想告诉来游玩的人,我只是陕北黄土高原上微不足道的存在,但在我的树轮中,记载了这片土地上1300年来的朝代更替与文明进步,这里不仅孕育了我,还有唢呐,秧歌,信天游,我们组合在一起才是原生态的黄土文化。

百年来,有个叫鲁迅的后生写过这样几句话:“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我知道他想表达的是他那片院子的破败与凄凉。即使这样,我也觉得他的话说得对,因为我和生长在黄土地里的人一样,都能耐得住寂寞,也能守得了贫瘠,更有自己的特质。

我爱陕北的人,爱听他们唱歌、爱听他们吹唢呐,更爱看美丽的婆姨扭秧歌,我愿意和小米一样用自己的果实去喂养他们,不忍心看他们受苦,因为他们受了太多苦;不愿他们被欺负,因为他们太善良,他们太质朴,对所有来到黄土地的客人都恨不得倾其所有去招待他们。

我知道,这里的人们同样也深爱着我,我的果实,便是陕北人招待远道而来客人最热情的方式,他们对前来造访的客人介绍我说:“大红枣是我们陕北人的粮。”我不愿再去回忆陕北发生灾荒粮食严重短缺的那些年,因为我心疼他们、更不想他们其中任何一人,因为饥饿而离我而去,我和我的子子孙孙义无反顾、拼尽全力地用我们的果实去帮助他们熬过饥荒。他们对客人说我们爱戴古枣树,其实我们都深深地相爱着对方,我们的爱是这片土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变迁,我与子孙已经不满足只让陕北人民填饱肚子不再挨饿,我们愿意用自己的果实去为他们创造富足的生活,而他们也用自己的智慧,将我们的果实变成了红枣酒、红枣饮料和各种新的食物,源源不断地让除了这片土地的人们更深刻地了解我们,我们从枣树变成了他们致富的“摇钱树”,我们的果实也从红蛋蛋真正变成黄土地里的“金蛋蛋”。

全站热点
灞桥区落实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2017-10-27 18:36阅读

灞桥区召开第四次“两拆”工作现场推进会

2017-10-26 18:53阅读

长安区司法局郭杜司法所开展“平安建设”暨“七五”普法宣传活动

2017-10-25 18:31阅读

灞桥区召开第二届决策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及第一次会议

2017-10-23 17:54阅读

长安区交通运输局“铁腕治霾”工作推进会

2017-10-20 18:38阅读

雁塔:一双双温暖的手怎能忘怀

2017-10-18 16:04阅读

宝鸡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陈爱民

2017-10-16 18:2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