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于陕北榆林市吴堡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的艰苦生活练就了他吃苦耐劳性格。
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家乡黄河岸边带领村民发展红枣产业,让大伙过上了好日子。
他,严格管理,科学作务,勇拓市场,将陕北黄河岸边的大红枣远销到了日本、泰国、俄罗斯等国。
他,就是榆林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榆林市优秀企业家、吴堡县黄河红?枣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喜斌。
锁定红枣发展产业立足乡情构筑梦想
“李喜斌身体里潜藏了一颗奋发向上的壮志雄心。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兢兢业业、勤劳踏实,为吴堡红枣产业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荣誉。”这是吴堡县林业局对李喜斌的评价。
今年42岁的李喜斌,自陕西省林业学校毕业后,就着手对未来事业的规划,开始了他寻梦的历程。那时,他就为自己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发展红枣事业,主打吴堡红枣品牌,彻底改变家乡面貌,带领家乡人富起来。
吴堡县是我国红枣优生区域之一,是榆林市红枣主要产区县。目前,全县只有8万人口,红枣种植面积就达20余万亩之多,年产红枣4.5万余吨。随着吴堡县红枣种植规模、年产量的逐年增加,怎样有效提高红枣附加值、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有效促进红枣种植户经济效益,成为全县红枣产业发展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李喜斌时常考虑的问题。
科学作务管理精心打造品牌
在红枣产业发展起来后,为了给枣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面服务,李喜斌于2008年创办了吴堡县小康红枣专业合作社,并成立了研发中心。组建了护林联防队、技术服务队和红枣推销队,聘请了省农科院专家和县科协专家传授枣树管理技术,还通过专家的传、帮、带,培养了自己的技术力量。
如今,合作社已摸索出一套老树“套剪法”,新树“一马三箭九凤朝阳”修剪法,重施农肥、氮磷钾配合的“四菜一汤”施肥法,按叶龄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经验。还通过县政府网站以及各种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或参加全国大规模的展会,对家乡的红枣产业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红枣产品知名度。2009年,合作社又多方筹资,投资150万元建成集清洗、筛选、烘干、消毒、包装和冷藏于一体的红枣加工厂,延长了产业链,改善了品质,增加了收入。
目前,合作社还在全县6个乡镇及周边县市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拥有会员268人,还完成了“黄河红”品牌注册和有机认证、质量认证等工作,并与多个省市的100多家客商建立了商贸合作关系,将红枣做成七大系列100多个单品。
为进一步拓展市场,2006年5月,李喜斌成立了吴堡县黄河红?枣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红枣研发、加工、销售,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占地25亩,拥有优质红枣基地1万亩,拥有科研人员和工艺专家近百名。主要产品有红枣杂粮速溶方便食品、红枣酱、枣片、紫晶枣、狗头枣、滩枣、杂粮七大系列100多个单品,年加工量3000吨,也是吴堡县首家农产品出口企业。
目前,该公司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份,在西安、新疆、沈阳设有办事处,并出口日本、泰国、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年销售收入4030万元,年出口额93万美元,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影响力,很受消费者青睐。
该公司先后被评为市优秀民营科技企业食品安全诚信企业消费者信赖企业陕西十大金口碑农产品“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企业征信系统立信单位”等荣誉称号。李喜斌先后被授予“榆林市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榆林市五一劳动奖章”“榆林市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创新先锋”“榆林市优秀企业家”等荣誉。
同时,公司搭载贫困户117户274人,年度定期保低分红,安置贫困户就业26人,2019年收购贫困户红枣874户137.4万斤。
让陕北红枣走向全国乃至世界。面对着滔滔的黄河水,我们看到李喜斌的梦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坚信“黄河红”这个品牌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在全世界更多的地方家喻户晓……(吴武刚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