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学霸放弃保送北大机会 这个男生选择老家从教

2020-07-05 09:11  三秦都市报

肖盛鹏上小学时,语文老师是她的母亲。在江西上饶的农村,母亲当乡村教师10多年,将一批批农村的孩子,送出大山。

“教师”二字,于是在肖盛鹏心中扎下了根。今年7月,他大学毕业,放弃了保送北京大学硕博连读的机会,选择回老家当老师,尝试探寻乡村教育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回报社会。

在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肖盛鹏是赫赫有名的“学霸”。同寝室一位室友告诉记者,四年来,肖盛鹏拿到了近5万元奖学金,“几乎所有的奖学金,能拿的他都拿了”。

去年,在第10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他获得数学专业国家级一等奖,是陕西赛区参赛选手中唯一的一等奖。

“学霸”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7月3日,肖盛鹏告诉记者,大学期间,他每天的学习时间大多数都在10个小时以上,“我属于特别自律的人,除了吃饭和休息,整天都在看书、刷题。”他还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一个学习秘笈,“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一定不要过夜”。

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肖盛鹏获得了北京大学硕博连读的面试机会,并顺利拿到了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概率统计专业免试研究生的预录通知书。

肖盛鹏是江西上饶人,在他眼中,当过民办教师的母亲,是他一直以来的榜样。“当年,民办教师的待遇并不高,但母亲默默扎根在最贫困的农村教育中,守护着孩子们的求学梦,”他说,山里的孩子想要走出大山不容易,通往山外的路那么远,需要有人给他们引路,“母亲就是引路人,现在我来接母亲的班”。

守着这样朴素的念头,肖盛鹏决定回家当老师。“还是觉得当老师好,”他告诉记者,教师这份工作的美是“什么工作都比不上的”。

大学时有次听讲座,肖盛鹏有幸见到了著名数学教育家罗增儒教授,罗增儒渊博的学识、甘于寂寞的治学精神深深感染了他。

那一瞬间,肖盛鹏对自己的选择更加笃定,“我希望成为一粒种子,播撒在最基层、最一线,让孩子们拥有知识、充满想象力,不会害怕未来”。

记者 宋雨 实习生 卢梦雪

全站热点
夏天戴白色口罩更易晒黑晒伤 与颜色无关 “戴好”是关键

2020-07-04 08:16阅读

陕西省延长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期限 困难企业缓缴延长至年底

2020-07-03 10:19阅读

“走出去,引进来”,黄可率团赴深圳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2020-07-02 09:35阅读

碑林区统计局“三步走”积极落实自查自纠工作

2020-06-30 11:03阅读

碑林区委常委 副区长侯学东赴基层学校宣讲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2020-06-28 15:52阅读

临潼区市场监管局扎实做好端午节前旅游市场秩序检查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2020-06-24 21:20阅读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鄠邑分局举办《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工作规则》专题辅导讲座

2020-06-23 19:0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