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大红门今年完成疏解升级引入文创、新能源等业态

2017-02-17 14:4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曾鼐)北京大红门今年内将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腾退后的市场将“还绿”,补充基础设施,或引入文化创意等新业态。

这是记者从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自2014年起,三年来,北京开启了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海臣17日说,坚持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先导和突破口,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努力走出一条减量发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新路。

2014年,北京出台了号称“史上最严”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王海臣介绍,自目录实施以来,全市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1.64万件,从严调控的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新设市场主体数分别下降72.75%、26.42%、18.36%。他说,注重运用资金奖励、差别化价格等市场手段,对不符合城市定位的功能坚决予以疏解;三年来,北京市累计退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1341家,2015—2016年,共调整疏解了350家商品交易市场。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赵卫东说,动物园地区12个市场累计完成疏解7个,完成撤市16.3万平米,调整升级8万平米,疏解的摊位数达到了5000个;大红门地区45个市场累计完成疏解33个。

据介绍,2017年,北京将完成动物园地区、大红门地区、天意永外城等批发市场的撤并升级和外迁,基本完成官园、万通、雅宝路地区的调整疏解和升级改造,同时引导和推动农副产品、基础原材料大宗商品的仓储物流的外迁。

针对大红门的疏解工作,丰台区大红门疏解办专职副主任卢大文说,2017年大红门将调整疏解市场12家。

大红门曾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服装集散地,坐落在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南端。当地活跃着45家大大小小的市场,约25000个商户,直接从业人员约5.7万余人。

卢大文说,目前已在北方世贸轻纺城、京铁鸿都国际轻纺城等3家市场张贴了疏解公告,其余市场也制定了疏解方案。正天兴辅料、大红门纺织等八家市场签约共建永清国际服装城;鑫海鞋城迁至永清鑫海商贸城。

谈及未来规划,卢大文说,将积极探索疏解后土地及空间的利用,将重点放在补足地区配套设施短板上,如和义五金市场未来将按照规划还建绿地,时村市场拆除后部分土地将用于修建变电站等基础设施,集美家具城引进文化创意和新能源等新业态。

据悉,京津冀三地建立了商务部门对接协作机制,研究制定了市场疏解的配套政策,同时积极搭建市场对接平台。自2014年起,在北京市商务委的统筹组织下,北京市东城、西城、丰台等区赴河北、天津参与区域市场转移承接活动,三地商务协同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完)

全站热点
秦都区23名党(工)委书记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上“赶考”

2017-02-17 12:03阅读

长安 区政府专题会议研究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2017-02-17 09:31阅读

未央 大明宫街道锦园社区党支部召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当好为民服务‘五星级服务员’”为主题的专题民主

2017-02-16 18:53阅读

高陵区积极发挥第三方调解机构作用

2017-02-16 10:53阅读

阎良区安监局督查区级挂牌重大隐患治理进展情况

2017-02-15 18:25阅读

莲湖 新加坡凯德集团来土门地区考察项目投资

2017-02-15 11:07阅读

灞桥 狄寨税务所采取四项措施落实“1234”工程工作目标

2017-02-14 18: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