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秦都市报消息,在政协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进行专题联组讨论上,委员们围绕“着力破解生态不优的问题,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各抒己见,为陕西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
“治理雾霾要制定中长期和短期结合的目标,中长期要以改变能源结构为主,短期以相关政策法令法规的出台及完善为主。”省政协委员马致远认为,关中地区具有优质的地下热水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打造地热供暖产业化,能够减少供暖排放,对我省的治污减霾大有帮助。“短期可以成立省、市新能源开发利用办公室及省级大气治理防治专家组,统筹管理,形成规模效益,提高我省地热能开发及地热供暖力度。长期则可以在关中城市群开展中深层次地热资源采灌综合试验,尽快出台对井开采的相关技术规范等。”
省政协委员、西安财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教授陈晓莉表示,面对雾霾,大家都是利益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雾霾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没有公众参与,整个生态组织治理系统转不起来。建议尽快制定出台《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公共场所、交通出行、居家生活、家庭成员等文明行为细节进行规范,以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市民文明行为成为常态。
副省长张道宏表示,近几年来陕西治污减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要增强治污减霾的信心,在措施上要“刀下见菜”,要把煤炭消耗降下来,控制散煤的燃烧。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物,对烧柴油的大货车进行整治,给它们的排放“戴口罩”。同时,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督查巡查工作力度,特别对于夜间偷排偷放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巩固中央来陕环保督查成果。三秦都市报记者 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