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浙江政协委员“聚焦”残疾人群体 吁构建无障碍生活

2017-01-17 22:1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月17日电(汪恩民 胡丰盛 涂艺)残疾人是社会一大特殊群体,关心关爱残疾人群体,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正在举行的2017年浙江省“两会”上,与残疾人群体相关的提案就不断被政协委员们提及。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浙江省残疾人总数约311万,有残疾人的家庭共268.36万户。庞大的数字背后,残疾人群体在生活料理、出行问题、就业困难等方面都存在着迫切需求。

浙江省政协委员、丽水市残联理事长齐育华就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齐育华的目光集中在201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上。“《意见》扩大了残疾人受益面,但享受集中托养的残疾人现在每月只补贴896元,同比减少了354元。”

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残联理事长郑瑶也发现,由于对残疾人社会偏见和歧视现象的存在,目前浙江2000多家省属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为0.59%,150多家省属国有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仅为0.46%,远低于浙江平均安置残疾人就业0.75%的比例。

而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出行问题,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隗斌贤也表达了担忧。无障碍设施运行状况不佳、《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不完善、“多头管理”模式造成的部门间责任相互推诿,都使得残疾人出行依旧“障碍重重”。

面对种种问题,如何帮助残疾人群体实现“无障碍”生活,浙江政协委员们也在积极献策。

齐育华表示,政府不仅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更要修订完善相关政策并严格规范操作程序,还应该针对两项补贴政策广泛展开宣传,使残疾人及其家属都能充分了解申办条件和要求。

郑瑶则建议:“(浙江)开展省属国有企业职能部门人员培训,消除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主动设定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

“一个社会能为残疾人提供怎样的生存条件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是为残疾人打造‘无障碍生活’的基础性工作,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职责。”隗斌贤倡导政府制订或完善具有强制性效力与执行力的法规,落实并强化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并形成合力推动和协同治理的机制,强化社会监督,真正为残疾人构建“无障碍”的生活机制。(完)

全站热点
长安 市政协主席董军走访慰问引镇街道五里庙村困难群众

2017-01-17 19:30阅读

长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晓洲看望慰问炮里街道困难群众

2017-01-17 15:30阅读

陕西发布去年12月渭河干流支流考核断面监测结果

2017-01-17 11:03阅读

阎良区农林局对区动物疾控中心年度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2017-01-16 17:28阅读

争做创新型省份排头兵 陕西省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2017-01-16 00:10阅读

公司被骗16万 会计担责30%

2017-01-13 22:01阅读

2015年以来延安260名“老赖”被拘留 4名老赖被判“拒执罪”

2017-01-13 14: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