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红色故事的地方,村民就很热情地围起来跟记者讲述。
邵林喜:行路难,只因不想错过任何精彩的新闻
新长征队伍没有像红军那样浴血奋战,但和他们一样,我们选择的都是最艰难的路,红军把革命火种播撒到每一片土壤,我们把新闻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大河镇距西乡县城100多公里,要翻几座山才能抵达,即使是西乡当地人,也很少去那个地方。没修路之前,需要整整一天才能抵达,我们在一个县的时间只有两天,其实完全可以放弃这条艰难之路。
初冬,陕南阴雨,山体滑坡是常有的事。我们很清楚地记着沿着山路行进几个小时后被“前方地质灾害严重禁止通行”的路牌挡住了,可那是通往大河镇唯一的一条山路。怎么办?大河镇楼坊坪村是陕西、四川交接的省界位置,又有川陕赤北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我们脚下这条路是西乡县投资3.6个亿打造的红色旅游交通线。省界、红色、发展、变化,所有我们需要的素材都在即将要去往的镇子。
左边是悬崖,右边靠着滑坡的山体。下车、推车、再上车,鞋陷到泥潭里,车在积洼中打滑,当时我们专题组一行4个人就是这样走过了山体滑坡最严重的路段。
“美丽陕西·省界行”采访的地方位置大都偏远,很多时候我们都沿着山路行进,过程艰苦点,但我们要挖掘最精彩的故事。
采访中一直在赶路,没时间吃饭时团员就用泡面充饥。
张亚男:我与外界失联的一天
长征路上,好像永远在推车,去大河镇的那天,我们下车沿着悬崖边一步一步地挪过去,一路胆战心惊。当时车表气温显示零下3度,扛着机子冻了一天手,好不容易晚上到了目的地,却没有热水。
毕竟是女孩子,一个礼拜没有洗头的我忍着刺骨凉水还是洗了头,不出意外第二天便感冒了。一次次想给家人诉说委屈,在那里手机却没有信号,我们与外界完全失联,整整一天,感觉像是走到了另一个世界。
但听着93岁的李耀华告诉我们当年父辈们如何跟着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看到73岁的郑联华家门口那副红军留下的“五湖四海是兄弟”对联时,才明白什么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