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探访“垃圾镇”:曾经满街废品 改变正在发生(5)

2017-01-07 08:30  解放日报

生死疲劳

暴利的骤停,逼退了很多人。阿力很多做过塑料加工的朋友,“关门”“找关系”或者“躲”,无所不用其极,更多的是“转了型”,改去做别的生意。

对于生意人来说,没有“垃圾买卖”可做,还有别的出路,但有些人“不愿离开垃圾”的原因只有一个:这是目前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

在埕边村,分拣垃圾的老人们根本顾不上臭和脏,每天一大早蹲下来就开始干。稍年轻的妇女,最初还戴口罩,久而久之连手套都取了下来,因为“更方便灵活,干活快很多”。他们唯一希望的,是别碰着“扎手的东西”。

对于分拣工人来说,“再难闻的气味都已经闻不出了”;碰到有毒、有腐蚀性的东西更是常事。

“以前,有钱的老板把工厂放在这儿、去城里买房住,但打工的人,还有居民都走不了。”阿力以前开厂的时候,坚持不雇年轻女工,他怕她们以后结婚生孩子要受影响。当然,他说自己就是那些把家搬到城里、免受污染的人群中的一员。

那些“离不开垃圾”的分拣工和加工工厂员工,只能期望疾病不要找上自己,或者,晚点儿找上自己。在后沈村,有的分拣工人已经患上肺癌、肝癌。

“我只想还清去年欠下的债。”一位中年女工,去年带着孩子帮自己分拣垃圾时,没有太在意孩子被一块硬塑料皮割伤手掌。几天后,伤口严重感染,花去了1万多元治疗。

鉴于此,仙游县在2016年开展了新一轮“‘两违’整治攻坚战”,集中力量拆除一批“硬骨头”,“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县里规划兴建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再生塑料产业基地,预计全面建成后可以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长五盼着它赶快建好,他觉得自己虽然年纪偏大可手脚利索,“进去干活没什么问题”。

“只是现在,我们还是离不开垃圾。”王长五又戴上了刚换不到一周的手套,尽管,它已经被磨破了。(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见习记者 陈凯姿)

全站热点
5旬男子入室盗窃村民财物被刑拘

2017-01-06 20:01阅读

临潼供电公司农网改造升级获辖区村民群众肯定

2017-01-06 16:20阅读

省综治维稳工作检查考核组一行来区人社局检查指导工作

2017-01-06 10:46阅读

陕西推进各级高新区协同发展

2017-01-05 16:01阅读

照照镜子 举一反三

2017-01-04 19:30阅读

真帮实扶暖人心 锦旗相送谢意浓

2017-01-04 11:17阅读

咸阳湖清淤工程及坝袋更换工程开工

2017-01-03 16: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