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办所、专业孵化、择机退出、创业生态”构成了西安光机所的模式特点。相应地,西北有色院的模式也可以用4个词来概括:三位一体、母体控股、股权激励、资本运作。
2016年,陕西的两家研究单位不仅成为新闻的热点,也因为它们的大胆实践为陕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陕西省政府推出《2016年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创新模式复制推广工作方案》,并在全省范围内确定30家“一院一所模式”试点单位。有业内人士说,这个模式好比“用杠杆撬动地球”。
该方案明确提出,结合“一院一所模式”推广,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军民融合、支持校企合作助推众创众筹为目标,依托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发起或参与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微种子、微天使基金3只。
2016年陕西专利授权同比增长45.7%,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列全国前五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数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位,铝镁基符合材料关键技术为我省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
“一院一所”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陕西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思路和实践,更强烈地表达出陕西要凭借科技实力有所作为的谋略。
省长胡和平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科技成果众包、众筹平台,新建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完善“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选择若干产业创新联盟试点设立“专利池”,让“双创”成为发展的新引擎。
活力陕西 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前沿创造全国第二出口增速
西安至华沙和莫斯科中欧班列开通;
新增国际航6条,总数达到42条;
开通西安至阿姆斯特丹货运航线……
如果说丝绸之路是骆驼的脚掌踩踏出的人类跨越大洲的合作。那么2016年,在陕西开通从地上到天空的各条道路,无疑充分表达着“一带一路”上来自陕西的合作共赢的渴望。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实验区的正式获批,标志着我省站在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陕西经济的脚步注定要越走越远。
陕西期望通过构建新的全球价值链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吸收国外高端生产要素,如技术、人力资本要素来推动陕西经济升级。
陕西自身也做足了对外开放预习和实践的功课。
平台建设上,欧亚经济论坛及欧亚经济综合园区、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中心、亚欧大陆桥最大的陆港西安国际港务区及综合保税区……作为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陕西有充分的对外合作交流平台。
内生动力上,陕西省以西安高新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和国际港务区三大片区为实施主体力推外向经济。
2016年陕西新设境外企业56家,对外投资增长55%,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950亿元,出口增长位居全国第二。
陕西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前沿有利于西部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中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出,要深刻领会追赶超越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自觉把追赶超越作为全省工作的中心和主题。无论是制造业上形成的经济新动力、还是科技创新上形成的经济新引擎,抑或者是对外开放上形成的经济新高地,都在力促陕西向追赶超越的目的和使命而去。(陕西日报记者 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