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装13年没亮过 河南一耗资千万高速路灯陷两难处境

2016-12-17 09:15  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余嘉熙 冯国鑫 通讯员石磊)全长约53公里、2003年建成通车的郑少高速公路,是当年河南省内修建的第一条全线安装路灯的旅游线路。然而,建成13年来,沿线耗巨资安装的高速路灯因为从未启动过,一直饱受社会诟病。

近日,郑州市公路管理局坦言,路灯如果正常使用,将造成大量电能浪费,且成本高昂;如检修换新灯或是拆除,也将花费不菲。

据测算,郑少高速全线平均每40米处一盏路灯,全段道路两侧共计有2600多盏路灯。每盏路灯的灯杆、灯头等部件加起来,价值在6000元以上。保守估算,当年全段路灯安装投入的资金在千万元以上。

如今,郑少高速沿线路灯早已“风光不再”,不少灯头已损毁,多数路灯杆的线路板已不翼而飞,灯杆下方的检测后盖口也已锈迹斑斑。

而2600多座路灯建成后闲置13年,彻底沦为“陈设”,成了旅游线路上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这让不少过往司机抱怨不已,也让当地公路管理部门“十分尴尬”。

有司机表示,既然缴了过路费,就应该享受应有的服务。既然安装了路灯,就表明照明涵盖在服务中,如果路灯未正常照明,收费就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嫌疑。

“郑少高速路灯这么多年没用过,要启用,恐怕得全体换新。”郑州市公路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的路灯不是LED灯,全线用起来耗电量很大,要拆除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这位工作人员坦言,高速路路况相对较好,且设有反光标识,其实没必要安装路灯。

那么既然如此,当初为何投巨资来装?该工作人员称,当初可能是对郑少高速这条道路的要求比较高,才安装了路灯。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0年,这段“装而不亮”的路灯就曾引起当地媒体关注和追问。当时,相关部门回复称,不开启路灯,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减少耗电,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而之所以安装路灯,一则考虑当遇到紧急情况的话,可以随即开启,二则出于美观。

事实上,据专业人士介绍,由于高速公路属封闭式公路,司机一般依靠护栏两侧的反光轮廓标即可判断行驶方向。像郑少高速这样,高速全线安装路灯在全国不多见。其中,安装时的高额投入成本是一方面,长距离的维护成本和巨大的电量消耗都是饱受争议的话题。

目前,郑州市相关部门已开始对路灯进行检修、维护,但这些路灯未来能否点亮,暂时还无法确定。

全站热点
灞桥区科技局全面完成2016年各项工作任务

2016-12-16 22:36阅读

火车站地区召开综合治理改革工作会 建立两个制度确保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2016-12-16 17:00阅读

高陵区气象局开展爱心助学

2016-12-16 11:33阅读

王家河镇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2016-12-15 16:37阅读

陕西拟规定城管不得将罚没收入作为经费来源

2016-12-15 09:01阅读

碑林区政府召开第五次全体会议,专题讨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

2016-12-14 11:59阅读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施利民到灞桥区督导工作

2016-12-13 17:3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