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教师和留守儿童
石准中学三分之二学生的家长都在外地打工。学校开家长会,家长只来了一半,而这一半的家长里面,绝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
耒阳是湖南省最大的县级市,曾凭借煤炭经济进入湖南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当地一位离任的领导说,“如果没有煤炭,就没有耒阳的今天。如果只有煤炭,就没有耒阳的明天。”
石准中学所在的三都镇,是耒阳的煤炭重镇,贡献了三分之一的产能,也吸引周边一批劳动力就业。但多数青壮年还是南下打工。三都镇党委书记匡凌云给了一组数据,目前全镇外出务工人数接近1.8万人。
石准中学90后语文老师刘立峰写了一部十万字的现实题材小说《南下》。他本想靠出版这本书赚点钱,但出版社希望自费出版,这让月薪2500元的语文老师傻了眼。大学同学结婚,他刚刚向学校一位女老师借了1000元。
“说起来不好意思,还向女同事借钱。”他有些不安地坐着,不停地搓着手。
除了没钱,他也没有时间找对象。他负责两个班的语文教学,160多名学生,一学期8篇大作文8篇小作文,加上每次考试作文,以及部分学生的日记。“一学期我要批阅2500多篇作文,平均每天要看14篇。”他给记者算了一下工作量。同时,他还是一名班主任。
《南下》写的就是他自己的打工经历。每年暑假,这位语文老师都去广东打短工。最近一次是在东莞一家鞋厂——把高跟鞋上定型的气钉一个一个抠下来。有个工友无意间看到了他的社保卡,就问他到底是做什么的?
“我是个中学老师。”
“骗谁呢!”
那个月,刘立峰赚了2800元,还有一手的伤疤。
婚姻问题对乡村女老师的压力更大,27岁的化学老师尹云瑶对此深有体会。今年是她在石准中学的第6年,蒋校长为了让她有时间交男朋友,特地不给她安排当班主任。“可是我的生活圈子就在这里,除了每月回趟老家,其余时间就在校园里面留守。”
学校周边都是农村,最近的快递点在4公里之外的镇上。未婚、男性、大学毕业——尹云瑶掐指一算,符合条件的男孩没剩下几个。
农村女教师配乡镇干部,被认为最利于基层教育事业发展。现在,因为收入低工作强度大,乡村学校已经很难招到男老师。石准完小近10年才来了一个年轻男老师。当地干部调侃说,“农村女教师多了,乡镇干部不够用了。”
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但是蒋校长却有这样的体会:现在农村的孩子越来越不好带了。易怒、厌学、沉溺网络,这是刘立峰对一些不服管教的学生的评价。
石准中学三分之二学生的家长都在外地打工。几天前,学校开了一次家长会,家长只来了一半。而这一半的家长里面,绝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有些老人来开会时,手里拉着一个,怀里还抱着一个。”刘立峰说。
班上一位学生声称身体不适要请假,刘立峰按规定给学生家长电话沟通。得到允许后,学生离开了学校,结果跑到网吧待了一天。找不到孩子的家长,怒冲冲来学校要人。
被欺骗的刘立峰,找到学生之后给了他一记耳光。第二天,这个学生肠胃不适呕吐,家长知道后情绪激动,要求他陪着学生去做CT。
事后他一再强调,当时确实冲动,但没有真打。蒋校长还是把他狠批了一顿,“学生打不得也骂不得”。
蒋校长也有被学生搞得难堪的时候。在午饭时间,一个学生不满学校管理,当众把碗筷摔在他面前。在农村,这相当于打人耳光,“但不管怎样,还是要教育为主。你把学生开除了,等于是你承认教育失败。”
蒋平说,对许多农村孩子来说,初中就是他们最后的课堂。“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提供优质完整的初中教育,既是义务更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