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
事先网络预约
也得等个把小时
另一位带着孩子来医院的张女士是潼关人,孩子14岁,读初二。
张女士说,因孩子检查出近视,这次专门请假带孩子来四院,想进行医疗矫正。前一天,杨女士已通过网络预约就诊时间为上午10点。一大早,他们就来到了医院。
但9:45,他们的前面还排了十几个人。
10:58,终于叫到他们的号,杨女士带着儿子进入7号诊室,但前面还有别人就诊未完仍需等待。
11:14,就诊。
11:18,诊断结束,张女士带着儿子走出诊断室。她说,诊断发现孩子是近视加散光,医生建议她给孩子配一副角膜塑形镜。
华商报记者跟着张女士按照医生说的路线,走出眼科门诊楼然后出了四院大门,来到解放路上的大药房。得知配一副隐形角膜塑形镜需要花6000多元时,张女士说要回去和家人商量以后再决定。出门后她表示:实在太贵了。 华商报记者 石铮 实习生 潇潇
看病为啥这么难?
患者喜欢扎堆大医院
市级医院平均年门诊量增加近20%
无论是“候诊时间长”还是“挂号难”,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原因——患者数量太多,而这样的问题,又往往集中在综合三甲医院。
对此,西安某医院负责人就坦言,大医院候诊时间长等问题,实际上是因为供需矛盾引起,首先是患者对大医院的就诊需求量大。
据统计,大医院的门诊每年都在增加,西安市级医院平均年门诊量增加近20%,“患者数量增加,医生短时间没法培训出来啊,一名医生从毕业到成为主治医生,起码需要10年,成为一个副主任医师至少需要15年。”
此外,即使在三甲医院中,候诊长短也有区别,名气大的医院、科室更严重一些。
西安市经开区一家医院的医生就称,现在很多患者即使是头疼脑热的小病,也喜欢去大医院,无形中就浪费了优质医疗资源。
而究其原因,有业内人士称,更多是医疗资源结构性失衡造成。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只奔大城市大医院。
同时,不少市民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水平还不是很信任,认为其服务能力较弱,例如社区医院这样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还未形成竞争优势。
其实,国家对各级医院的业务范围有明确的定位,小病进社区,三级医院主要诊治“疑难杂症”。
但实际情况是,目前,我省三级医院诊治了50-80%可以在二级医院,甚至乡镇卫生院、社区就可以治疗的小疾轻病。“看病难、看病贵”主要集中在大医院,而中小医院服务态度好、收费低,“看病难、看病贵”的程度要轻得多或者基本就不存在。 (记者 马群 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