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阎良区级重点项目石川河改造工程工地,有一位干部脸颊因长期在户外工作被晒伤,斑痕无法消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石川黑”。在负责石川河综合治理项目中,他克服资金少,专业人员少,工期紧等困难,不退缩、不叫苦,亲历亲为,全程参与,有效地确保了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工程历时三年,全面建设完成了一期试验示范段水利、桥梁、道路、景观等所有工程建设任务,景区雏形初步显现,整治后的石川河美如画卷。阎良区严格用人标准,坚持正确导向,以正确的风向标引导风气,用“五看”选人、以“四重”导向用人。在今年乡镇换届时,这名同志被提拔重用。
省市委出台的“三项机制”,正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金钥匙”。阎良区结合实际,精准承接省市精神,出台了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试行)。为充分发挥鼓励激励机制作用,让那些在艰苦环境、工作困难、矛盾复杂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干部和长期在基层一线、心系群众、埋头苦干、不拉关系的干部心里“亮起来”,让更多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石川黑”涌现出来。今年下半年,该区积极运用“三项机制”,共提拔重用7名处级干部,提拔28名科级干部,充分调动和保护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一些干部出现怕出错、怕失败的思想和不敢试、不敢闯的现象,为了支持各级干部敢于担当、大胆履职,该区出台了《阎良区容错情形认定实施办法(暂行)》和《阎良区纠错机制实施办法(暂行)》,真正靠制度来保护干部。阎富桥项目阎良区段,是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作为负责协调项目征地拆迁及手续报批等事项的领导干部,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边办理前期手续,一边抓紧项目施工,造成手续办理滞后,本应给予行政记过处分。三项机制的出台,结合该项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依据容错纠错实施细则,给予其行政警告处分,并督促及时完善了项目手续,从而保护了干部创业的积极性,也使该项目后续工作顺利推进。
阎良区制定出台的《推进区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下”的标准,规范了“下”的方式,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为基本依据,综合运用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扶贫攻坚、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维稳综治、党的建设,以及全区重点工作等方面工作不力的责任认定结果对干部进行调整。今年下半年运用能上能下机制调整干部4人,其中2名干部因严重违纪、2名干部因健康原因被调整。
阎良区将把贯彻落实“三项机制”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当前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紧盯“学习、宣传、运用”等关键环节,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三项机制”落地生根,为航空城追赶超越、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