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于大夫,我的病你给看好啦”
让于彬印象最深的一位病患,是一位怀孕32周的名叫万美的藏族孕妇。由于全身大面积湿疹,这位患者痒得整夜无法入睡,多方求治效果不佳后找到于彬。服下于彬配制的药后,皮疹基本上消退了,湿疹也治好了,到生孩子前一直没有再犯。这位孕妇的家人非常感激,给于彬送来了“高医攀新峰,妙手扶桑梓”的锦旗。于彬说:“这面锦旗我一定要带回北京,这是患者对一名医生最大的褒奖。”
在挂职期间,于彬积极参加青海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的义诊下乡活动,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均留下她的足迹。“由于高原日光照射比较强,我发现有的地方的群众日光性皮炎、面部色素性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我们走社区、进医院,从皮肤科医生的角度,普及皮肤护理、饮食调理的知识,讲授皮肤疾病的治疗策略,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于彬说。
“我喜欢在接诊时和患者沟通,我认为良好的沟通是和谐医患的第一步,治疗效果也更好。”于彬说,让她感到最欣慰的事情,就是患者说一句“嘿,于大夫,我的病你给看好啦!”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临床及科研队伍
“这一年,我过得非常充实,也非常忙碌,都顾不上想家了。想到一年的援青即将结束,心头还有几分不舍。”于彬说。
援青期间,于彬为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职工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科研申请及科学论文写作”的专题讲座。在该院领导和医务处的支持下,2016年年初制定了《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自主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培育中青年医护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孵化院内有发展前景的课题。在她的指导下,医院建立起第一批自己的科研数据库和专家库。
为了鼓励该院医务人员发表高质量的SCI学术论文,在于彬的倡导下,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制定了《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SCI论文奖励办法》。医院功能检查科主任王金环撰写的《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超声特征》论文,发表在英文杂志《国际临床与实验医学》上,实现了该院发表SCI论文零的突破。
于彬还邀请其他“博士服务团”成员,在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开展科普讲座5次;促成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解放军302医院的对接,开启了医疗协作、人员进修、远程会诊等项目合作。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的落实,“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临床及科研队伍”。
据了解,自2000年开始,“博士服务团”作为中组部、团中央支持西部地区的“智力转移支付”,在十几年的时间中已形成品牌效应,成为一项精品工程。(记者 桂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