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骑着电动车送完最后一单货, 中午回到家的时候, 已经是12点20分了。打开门, 把雨披折好, 抹了把满脸的水珠, 才看见9岁的儿子呆呆地坐在沙发上, “妈妈你还说你的职业是自由的, 我看根本不自由, 你每天回来的都比我晚, 我觉得你比以前上班都忙, 为什么呀! ” 赵华愣了下, 看着儿子撅着嘴表示不满, “是呀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本来在西安做医药销售有着非常稳定的高收入, 为了这个家和孩子, 去年毅然辞职来到了阎良……
天生似乎就有做销售的天赋今年34岁的赵华, 虽然相貌平平, 给人的感觉却相当健谈, 聊起自己的往事, 她显得特别开心。2004年赵华幼师毕业后, 在家乡宝鸡蔡家坡做了两年的幼儿教育, 这个天生爱笑的小姑娘用自己极强的责任心和爱心在当年全镇的幼儿教师考核中就得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只是因为男朋友在西安上班, 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2007年的时候赵华也来到了西安工作,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某大型医药公司做销售。
“我天生好像在销售方面就有天赋! ” 说这话的时候赵华显得特别得意, 因为一种真诚的执着劲头和替人着想的换位思考, 在当年的销售额业绩中,赵华就以70余万, 成为那一年新人中的一个“传奇” , 她个人还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健康管理师。此后在连续7年的销售工作中, 赵华的业绩都是遥遥领先。
为了家选择来到了阎良那一段时间, 赵华过的日子是除了每周在单位忙碌上班, 周末的时候就要在三府湾汽车站排长队赶车, 去阎良看望丈夫照顾孩子。丈夫因为在阎良工作也忙,于是孩子放学后常常在别人家里吃饭待着, 每次回阎良, 孩子都会眼泪汪汪地告诉赵华, “妈妈我在别人家里待着真的不习惯! ”
“我干的再出色不能让这个家散了呀! ” 去年的时候, 赵华辞去了西安待遇优厚的工作, 来到了阎良专门照顾上学的孩子。只是突然生活节奏慢了下来, 让赵华一度显得特别的不适应, 她想找个自由的工作既可以照顾孩子, 自己还能做点什么。
偶然中似乎有着太多的必然, 那天无意路过阎良电商协会,门口写的大大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几个字吸引了赵华, 和电商的年轻人聊了之后, 互联网+似乎
深深启发了自己。 “我也是农人, 为什么不能把家乡的农产品也通过互联网推销出去了。 ”
那一天开始, 赵华给自己选择了一个她认为很自由的职业,做 “微商” , 她第一个通过朋友圈分享并成功卖出去的东西是家乡好吃的 “擀面皮” !
自己都没想到做微商那么成功
“同城配货可能是最辛苦的吧, 因为需要第一时间把货物送到客户的手上。 ” 中午的时候刚把孩子接回家, 赵华的手机微信就响了, 有客户需要一盒 “岐山臊子面” 等着做饭, 赵华赶紧骑上车就要去送。
天下着雨都是小事, 遇上西飞工人下班的自行车潮也不是大碍, 最让赵华焦虑的时, 每当这个时候, 微信就不停的提示有新的信息, “客户并不知道我在骑车呀” 边看手机趁着等红绿灯, 赵华就要赶紧给客户语音解释。
给客户把岐山面送到的时候, 赵华连收现金的时间都没有,“你随后给我发微信红包就行呀” , 身后的客户似乎都习惯了这个每次都匆匆忙忙的 “微商” 了。夏天的时候卖阎良甜瓜, 为了保证新鲜赶上下午的快递, 午后2点多, 连农民们自己都不愿意进入闷热异常的大棚中, 赵华却在里面窜来窜去, 忙着拍照、 摘瓜、 包装……尽管利润很薄, 赵华还是忙得很开心。
有了自己的农产品网络销售中心把两桶分别有 40 斤的桶装醋放到车子上的时候, 赵华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 “真的电动车都快压扁了! ” 赵华笑了笑说道。下午 3 点多的时候, 电动车没电了, 虽然这在平时对赵华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但因为答应了孩子要开4点钟的家长会,她显得特别焦急,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充电的地方, 因为规定要充够半个小时才行, “我当时真的都快哭出来了, 还好最后赶上了孩子的家长会! ”
这种忙碌让赵华意识到虽然微商这个职业很自由, 但实际上也不自由, 客户一个电话她就要出发了, 因为良好的口碑和信誉,赵华现在微信上有3800个好友,大多数都是她的忠实客户。每天晚上她做第二天的会发货订单,可能都要写两三页。
“我可是有营业执照的卖家呢! ” 举着自己印有二维码的商标, 赵华笑得特别灿烂, 前不久,她注册了自己的 “销售中心” , 用她的话说, 不仅要销售家乡宝鸡和阎良的特色美食和农产品, 她要把西北地区的农产品也销往全国各地。
“我就是想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 赵华说道。
(一江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