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举债程序严格 中国防控“地方债风险”底气十足(2)

2016-11-05 07:45  人民日报海外版

化解风险屡出实招

虽然无论从显性债务还是隐性债务角度看,当前地方债风险都处于总体可控范围,但中国防范地方债风险的脚步却并没有停下。政府相关部门依然在积极构建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以财政部为例,其在规范地方政府债务方面屡出实招。具体包括7个方面:一是推动修订预算法,从顶层设计层面构建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法律制度框架;二是建立限额管理机制,依法设置地方政府债务的“天花板”;三是政府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四是开展风险评估和预警;五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六是研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七是制止违法违规担保融资行为。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白重恩看来,相关部门允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可以使原来五花八门的政府性债务逐步由单一规范的政府债券替代,这将大大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白鹤祥稍早前也撰文指出,在地方债问题上,财政部门侧重于科学确定发债规模,准确编制债务收支预算等方面;央行职权则应侧重于金融功能,组织债券发行,加强对发行规模、信用评级、资金核算和使用等情况的监管,为人大监督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相关部门采取的措施,从本质上抓住了‘收入现金流’与‘偿债需求’这样一个核心关系,有助于避免地方政府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或财政资金过度举债,从而使地方债风险处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丛屹说,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期,一些地方既有加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的需要,又面临前期债务的偿还,因此难免遇到短期财政收支压力。而及时全面的防风险措施,显然有利于这些地方平稳渡过转型期。

精打细算服务转型

业内人士指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地方债风险管控同样任重道远。在转型时期,精打细算地利用好举债获得的资金,着力呵护创业创新,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便是促使地方债与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与债券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黄文涛,以重庆的数据为例佐证了上述观点。2012年,重庆债务率达到92.8%,居于当年度全国第二。随后的几年中,重庆GDP持续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地方债务规模也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对地方政府而言,实现债务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关键在于把握两点:一个是从根本上提高经济的创新能力,厚植税收基础;另一个是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这一新出口,最大限度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改善公共服务供给,进而助力地方债实现‘存量可控、结构优化’。”丛屹表示,目前包括江浙等很多地方在内,都已经出现不少良性循环的案例,未来全国的地方债前景亦不会悲观。

在地方债问题上,“中国经济向好趋势”以及“政府调控底牌”也成为不少海外专家关注的焦点。查尔斯·斯坦利证券公司首席全球战略师约翰·雷德伍德表示,外界担忧中国利用贷款所进行的投资过多,但中国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因为涉及的更多是国有机构之间“自己欠自己”式的国内债务。未来,随着生意好转或是现金流增加,某些潜在的坏账就可以变成良性负债。此外,中国政府在应对债务负担方面也还没有亮出大多数底牌。(记者 王俊岭)

全站热点
纺织城食品药监多措并举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检查

2016-11-04 18:49阅读

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自办家宴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会

2016-11-04 15:39阅读

长安区人社局加大城乡居保宣传力度

2016-11-04 10:14阅读

未央区召开全区投资环境整治工作会议

2016-11-03 12:41阅读

酒后打群架 男子次日被发现死亡

2016-11-02 17:04阅读

碑林区档案馆2016年10月档案利用实例选编

2016-11-01 11:52阅读

神木县大柳塔派出所一日抓获7名涉毒人员

2016-10-31 11: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