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苗:我做的都是本职工作,要是有社会组织办一些针对独居、孩子、心理疏导等专项活动,我十分愿意参与。我希望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专业。
2013年9月来到西安市碑林区环南路社区,当时24岁的郭苗开始适应社区工作,拿着每月1200元的工资。然而,在今天的郭苗看来,如果把生活比作画卷的话,当初的这一笔该是浓墨重彩的才对。“这是一个越干越来劲,越干越爱的岗位。”郭苗说。
从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社区工作,接着通过考试成为专职的社区工作人员;从当初“对社区工作没有认识”,转变成今天得心应手地完成工作,在对社区工作逐渐升温的这些年,郭苗欣喜于自己的选择,也享受在这个岗位上深耕的过程。
环南路社区所辖范围内大都是西安城里的老旧小区、单位院子,邻里街坊的也都相对熟悉,同时,老年人居多也成为社区管理的重点、难点。老年人大都是替子女或者孙子来办事的,有的人还是拄拐杖来,看着让人心疼,一句“小郭,谢谢你啊。”就足以让郭苗开心好一阵子。“当然,冲突在所难免,是每个社区工作人员都会经历的事。拍桌子、大喊的人也见过,我有时也会有负面情绪,可另一方面是我又非常理解来办事的居民,反正最后是生气不起来,可能我本身就不爱吵架吧。”郭苗笑呵呵说道。
哪次社区活动没参与上,哪次重阳节的面条没赶上吃,居民有时都会向郭苗提起来,这些都是让郭苗快乐的事情。然而,与居民相处中也会有让郭苗犯难的情况。郭苗举例说,88号信箱的院子里,在居民楼后面有一层自建的房子供保洁员住,这里经常是废旧报纸、瓶子堆放在通道上,唯一的原因就是“卖破烂补贴家用”,这一点郭苗再明白不过,这些保洁员的生活状态郭苗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些我都了解,可我不得不跟他们多次沟通,告诉他们这样做有安全隐患,易引发火灾,让他们及时清扫。他们也有情绪,有人甚至会误解我,其实还挺委屈。”
社区工作人员帮居民办事,张罗社区活动,还要管社区环境。包饺子、刷树刷墙、爬高上低,都是样样精通,年轻人是这样,老骨干也同样。环南路社区主任邓菊梅在社区工作16年,把社区当自家里一样,要是在路上看见狗屎,就直接上去清理。这一简单的举动在郭苗和年轻的社区人员看来确是异常感动,他们似乎感觉到一种炽热的力量推着他们向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我们理解了郭苗对这份工作越来越喜爱的原因。
“我做的都是本职工作,要是有社会组织办一些针对独居、孩子、心理疏导等专项活动,我十分愿意参与。我希望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专业。”临别时,郭苗这样说道。(2016年11月2日《陕西日报》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