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秦都市报报道,11月3日,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海南文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场时,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航天测控的“神经中枢”,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正处在紧张忙碌地备战之中……
一年前着手准备
20时10分,指挥大厅内,荧屏闪烁,座无虚席。正前方巨大的液晶显示屏上,分布显示着我国版图、火箭各类参数曲线、文昌发射场实况等画面,将“长五”发射的现场实况、飞行轨迹等信息实时地展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第二次综合检查正常结束!”
在调度口令下,40多名技术人员正在熟练地敲击键盘,接收核对数据,检查技术状态。
该中心技术部任务主管王宝华副总师介绍,为圆满完成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中心及其所属测控站一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成立专门的项目组,高标准完成了任务技术方案拟制、相关测控软件开发配置、部分参试设备改造、全系统测控通信联调演练等多项工作。
千万数据汇集到西安
“各号注意,3分钟准备!”发射时间逐渐临近,大厅内气氛凝重。
“……5、4、3、2、1,点火!”“起飞!”20时43分13秒,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磅礴烈焰的助推下冲天而上,飞向茫茫宇宙。
“三亚发现目标!”68秒后,距离发射场百里之遥的该中心三亚测控站,第一时间准确捕获目标,顺利接收到“长五”的飞行数据。
此时,大厅内的软件人员正在调动相关计算模块,通过十几台高速运行的大型计算机,快速对火箭飞行状态参数进行运算处理,各类计算结果在大屏幕上不停跳变着……
“三亚跟踪正常,雷达、遥测信号正常!”“厦门跟踪正常,雷达、遥测信号正常!”“华山飞行正常!”数以千万计的数据从三亚、厦门等测控站汇集到这里,报告声此起彼伏,鼓舞人心。
该中心技术部任务总体兰宝君告诉记者,西安中心在此次任务中,对火箭测控跟踪设备进行了改造,研制了自适应数据速率变化的数据处理软件,能让我们快速精准地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集中计算处理,进一步增强了中心的测量和控制能力,为火箭正确入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长征五号首飞圆满成功
“抛整流罩!”“一二级分离!”……
大厅内,技术人员聚精会神,凝视着屏幕上的设备运行状态和跟踪测量数据。处理各种数据的轨道计算和分析人员,正紧张地计算级箭分离点参数和组合体初轨根数,做好上面级卫星组合体和“长五”火箭的分离准备。
“二级二次关机!”
“级箭分离!”
21时13分44秒,根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监视计算结果,长征五号与上面级卫星组合体顺利分离,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圆满成功!
来不及庆祝,全体技术人员立即投入到上面级和卫星组合体的跟踪测控任务中去。
姚志桐朱泽蓝 三秦都市报首席记者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