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云博会”展示的阿里云大数据。梁维春 摄
10月26日,广州,大数据应用及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珠江三角洲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6天后的11月1日,2016中国手机创新周和第五届中国(惠州)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应用博览会(下称“云博会”)在惠州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大数据与“云”正发生全新的产业融合效应。广东瞄准大数据战略,力推大数据产业链协同创新,而惠州则立足既有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着眼未来大数据与云计算相互促进的产业风口。殊途同归的选择背后是制造工业、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与“互联网+”的碰撞,更是碰撞后各产业各领域在系统层面的迭代更新。
在这股浪潮中,惠州“云”如何发力,这可以从正在举行的第五届“云博会”上见到端倪。
创新“云”服务
7亿大数据打造政务云服务平台
在第五届“云博会”展会现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区吸引不少参观者前去咨询体验。与此同时,一张覆盖惠州市7个县区的服务网络正在为群众提供“互联网+”的便利。
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政务信息化,不是简单地将政府行政由物理空间转移到网络空间,而是要为政务流程的数据再造提供基础和平台。为此,惠州市大力推进“一网一库两平台”建设。其中,“一网”指的是惠州市电子政务网,目前包括覆盖200多家市直单位和7个县区的信息网络平台和基础服务平台。“一库”指的是政务服务大数据库。目前,在库法人单位信息18万条,在库地理信息70万个,其中惠州市公安局人口信息库可通过数据查询接口方式提供6大类人口信息查询。“两平台”中第一个平台指的是支撑全市政府部门数据的整合、采集、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包括81家单位、涉及1190个信息数据主题,截至2016年9月底,平台累计归集数据7.07亿条。第二个平台指的是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惠州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搭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软硬件支撑。
近年,惠州借助大数据手段,探索创新了一批具有惠州特色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品牌。其中一项便是打造“互联网+”中介超市,基本实现了自动筛选中介机构、信息自动推送、网上报名、网上随机摇珠、网上竞价等网上全流程服务。截至今年9月底,惠州市中介超市累计进驻41类1351家中介机构,共成交业务9160宗,成交金额达2.5亿元,财政资金节支率达30%以上。这一做法获评“粤治-治理现代化”2014-2015年度广东优秀案例。
而自2012年以来,惠州市还逐步建立“横向覆盖部门、纵向延伸村居”的网上办事大厅服务体系。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网上办事大厅市直累计入驻事项1013项、网上办理率100%;县区累计入驻事项5538项、网上办理率达95%;全市1248个村居100%开通网上办事。
目前,惠州市云数据中心(一、二期)已成功加载了“交通云”“医疗云”“教育云”“旅游云”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应用云数据中心,整合了现有电子政务资源,提高了电子政务效率,各单位政务建设周期平均缩短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