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咸阳一家煤化能源公司曾因私自偷排大气污染物,被咸阳市环保局开出20万元的罚单。在该企业拒不整改后的79天时,这笔罚款一路飙升至1580万元。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天价罚单”更长期占据各大媒体显要位置。
咸阳市下在污染防治领域采取的强硬之举,也再次得以进入人们视线——按新《环保法》实施按日计罚,只是这项重大系列工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咸阳紧紧围绕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三个重点,坚持以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等为抓手,分流域、分区域、分行业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工作,促进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一季度,关中城市群空气质量普遍出现下滑,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的咸阳,被环保部集中约谈。
形势异常严峻,整改迫在眉睫。
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整改、综合治理”的思路,以解决“煤、尘、车”污染问题为突破口。旋即,一场力度空前的大规模环境污染集中整治行动,迅速在咸阳拉开帷幕——
主城区燃煤锅炉拆除及提标改造实现了“双清零”;
市区建筑拆迁工地基本落实了“6个百分百”的防尘措施;
渣土车严重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清扫车、洒水车、冲洗车大幅增加,道路洒水保洁水平明显提升;
秸秆等露天焚烧现象基本消除;
烟尘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提前完成了省上下达的黄标车、老旧车淘汰任务,全面落实了车辆禁限行和分流措施,有效减轻了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
对市区周边小作坊、露天烧烤等小微污染源持续开展清理整顿,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坚决防止死灰复燃。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咸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142天,达标率52%,较一季度增加了11个百分点;PMl0、PM2.5、 N02平均浓度分别为133微克/立方米、68.9微克/立方米、45微克/立方米,较一季度分别下降26.5%、32.5%、22.4%。
在全省上一轮的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中,咸阳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项目建设和水质改善目标任务,出现了“鱼儿虾米河中游弋,野鸭白鹭水上嬉戏”的诱人美景,被省政府评为该项工作的第一名。
去年开始,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咸阳又制定《咸阳市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以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标改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水深度治理、城镇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态湿地建设等为重点,共安排了1 0大类54个项目,对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始了新一轮的巩固提高行动。目前,全市已形成了日处理71万吨的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基本实现了市区及县城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主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7%;基本完成了城镇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城区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 00%。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了淳化冶峪河、三原清峪河、旬邑马栏河、泔河等8个湿地公园,可形成湿地面积6273公顷。
土壤污染防治,事关群众生命健康。咸阳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相继投资3.2亿元,完成了全市12个县、515个村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基本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突出问题,直接受益人口80多万人,推动了农村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生态示范区4个,生态镇71个,生态村315个,自然保护区3个。(见习记者 黄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