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社区矫正机构和队伍建设。在加强机构建设方面,成立了高陵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2月,已将增设“社区矫正科”的报告上报区编办;7月,组建了我区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为每个司法所配备1名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同时,吸收矫正人员家属、所在村组干部以及团区委登记在册的社会热心人士组成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目前共有社区矫正专业工作者37人、社区矫正志愿者74人,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2、继续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陕西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和《西安市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高陵区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教育帮扶中心”功能作用,加强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的维护和运营。全区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录入率100%,重点人员定位率100%。各类报表上报及时准确。9月,会同区检察院对10个司法所,226名社区矫正人员工作档案、执行档案,逐一进行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确保社区服刑人员的稳定性。今年我区社区服刑人员无重新违法犯罪现象。
3、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深入开展社区服刑人员“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性劳动33次,集中学习342小时,加强思想改造,使之尽早的回归社会,做守法公民。已建成社区矫正基地1个,开展培训2次,已培训74人次。截止目前,全区累计接受社矫人员450人,解矫231人,在册219人,各项管理规范有序。
4、严格重点人员管控。深入开展“刑满释放人员调查摸底和高危涉恐刑满释放人员排查管控专项活动”,严格落实排查管控各项措施,截至目前,全区在库释解人员215人,无脱管漏管现象发生。区“两会”期间,重点人员管控情况日报表、活动总结材料和统计报表上报及时准确。
5、全面推进“雨露行动”。加强“新航中途之家”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运行程序,开展特殊人群职业技能培训2次,共68人。
6、加强社区(村)安置帮教工作站建设。目前,我区已完成村(社区)安置帮教工作站建设88个,覆盖率100%。并根据村“两委”换届的结果对工作站站长和成员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对工作制度进行了健全。
7、进一步完善“刑满释放人员危险性评估工作”。在去年建立和推广刑满释放人员危险性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相关数据的采集,拓宽信息采集渠道,确保评估对象数据和评估结论的公正性、真实性。目前我区10个司法所均已完成刑满释放人员的危险性评估,评估率100%。
8、落实“四有”帮教模式。认真落实“在监有人教,出监有人接,回归有业就,社会有人帮”的“四有”帮教模式,加强与监狱的联系和对接,做到重点人员必接必送;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帮扶,目前我区刑满释放人员帮教率达100%,农村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为97%,城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为100%,无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各类统计报表报送及时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