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袁隆平:90岁前实现水稻单产17吨/公顷

2016-09-25 11:10  武汉晚报

本报讯(记者胡蝶 通讯员周争明 宋晶)昨天,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在黄陂武湖武汉市农科院北部园区正式挂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莅汉受聘为入站院士(如图)。

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将主要指导武汉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进行主要农作物尤其是多倍体水稻的育种和研发推广,为该所提供科技咨询、人才培养等。

何为多倍体水稻?多倍体指的是个体细胞中含有3套或3套以上的染色体。目前普遍种植的水稻,包括超级杂交水稻,都是二倍体,即2套染色体。水稻多倍体育种是继水稻高秆改矮秆、普通稻改杂交稻之后,由二倍体改多倍体的又一次绿色革命。湖北大学、武汉市农科院的专家历经十余年,突破了多倍体水稻育种结实率仅有30%的技术瓶颈,使结实率达到80%以上,攻克了多倍体水稻从实验室到试验田、再到大田种植过程中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

揭牌仪式上,袁隆平说:“多倍体是水稻育种新的发展方向,未来单产可能超过二倍体。一直以来,结实率不理想是这个技术最大的难点。武汉专家取得的成就是重要突破,很不简单。”

我国水稻专家一直在致力于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如今,最高单产能达到1026.7公斤,超过了15吨/公顷。86岁的袁隆平说:“我国人多地少,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我们育出的水稻,单产遥遥领先于世界,下一步,还要向17吨/公顷的目标攻关。我愿意和武汉的专家们共同努力,在我90岁前,实现这些超级计划!”

全站热点
西安男子沉迷彩票负债累累 喝农药自杀后又报警

2016-09-24 19:01阅读

陕西记者李艳入围全国第三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决赛

2016-09-23 20:30阅读

商洛市商南县以“五大创新”打造太子坪“国字号””美丽乡村品牌

2016-09-23 14:15阅读

五星街道街村干部赴关中监狱开展警示教育

2016-09-22 20:30阅读

移动酒店开到农民家门口

2016-09-22 11:33阅读

碑林国税 多措并举促“创业创新”

2016-09-21 16:06阅读

北客站管委会圆满完成客运站场周边秩序专项整治工作

2016-09-20 18:4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