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野蔷薇枝干上嫁接着各种颜色的月季花, 远远望去一片花的海洋。5月3日, 在武屯镇西相村阎飞花卉基地, 看着近2万株嫁接过的, 用于城市道路绿化的 “树型月季花” 盛开正好, 订单不断, 园区负责人李倩云很是开心地说, “我就是想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
2011年开始种植花卉, 从最开始几十亩的绿萝到如今占地200多亩有14温室大棚, 十几个品种的花卉基地, 作为党员的李倩云带领当地村民们通过花卉养殖走上了致富路。
“这是用野蔷薇嫁接的月季花,满足城市道路绿化用的。 ” 带着围裙, 大太阳下边锄地边乐呵呵地对笔者说道, “月季的花期长, 能开到11月呢。 ”
五月的暖阳下, 整齐划一的温室大棚里各种小型盆栽植长得正好, 奇怪的是掀开大棚, 温度却很适宜。见笔者疑惑, 李倩云神秘地指了指大棚后面的风帘, “热空气经过风帘子, 30多分钟大棚里就可以降低10度, 保证植物生长的温度。 ”
肥厚的叶片, 娇小的体型, 再栽种在可爱的小盆里, 花房中, 摆满地的小型盆栽“多肉” 植物, 让参观的人爱不释手, 端起来是左看右看。作为今年流行的景观植物,因为不会长很大, 且容易管理, 很受市民们的喜爱。 “一个月不浇水都长势很好。 ” 李倩云告诉笔者, 整个园区以小盆栽为主, 包括长寿、 海棠等近10个品种。
“只要棚里温度够, 一年四季都可以出货。 ” 比较起大棚瓜菜的季节性, 李倩云觉得花卉一年四季都可以给村民们们带来效益, 于是从2011年开始从事花卉种植,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今年, 李倩云又建了新的园区, 如今园区里长势很好的多肉植物给村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创业不容易, 建大棚的时候, 李倩云起早贪黑, 和工人们整天在呆园区里, 每天回到家都9、 10点钟了, 那个时候自己上幼儿园的孩子是在想妈妈的哭闹中睡着的;遇到下暴雨的时候, 为防止雨水压坏大棚, 半夜3点起来和工人们在园区里用竹竿戳漏塑料膜渗水, 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大棚到天亮……365天, 李倩云说自己有300多天都是这样度过的。
“为什么要这么拼命, 不苦吗?”面对笔者的提问, 李倩云愣了一下, 转头看了看窗外, “作为党员, 我要带领村民一起干一番事业, 只要大伙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辛苦一些也没什么。 ” 李倩云抬起头看了看大家, 说得很自信。(冯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