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从洗碗工到名厨师 32岁小伙创业路有故事

2016-04-26 11:15  兵马俑在线

左手不停地翻锅,右手娴熟地抡勺拌料,跳动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肉片过油后翻炒的刺啦声,在不大的厨房里显得特别刺耳,半个小时后一道喷香的梅菜扣肉就出锅了,第一次做出这道菜,张军峰显得特别兴奋,擦了下满头的汗,他继续抡起炒锅……那一天在厨房的火炉边就这么重复着,一直到晚上12点才忙完,小伙子的两个胳膊特别疼,腿酸困不说,满是汗水的衣服紧贴在身上也难受异常,但小伙子却很开心,第一次抡起大勺做厨师的感觉,至今记忆尤深。

17岁就走进“厨房”,从帮忙打杂的洗碗工到如今可以做出近两百多道美味的特色菜,拥有了自己的川菜馆,阎良区关山镇新义村的小伙子张军峰,用15年的岁月历练,为我们讲述着一篇励志的厨师故事。

家境困难,17岁少年走上学厨之路

这一天是4月24日,作为饮食一条街,大良路上特色餐馆,让这里每到饭点的时候就显得特别热闹,张军峰即将开张的川菜馆就在路东头,因为装修独特,不仅让路过的行人会期待地多看几眼。

和几名工人打扫完店里的卫生,还没来得及换衣服。坐在记者对面,个头不高、略显清瘦,32岁的张军峰显得特别拘谨,话题是从自己贫困的家境开始聊起的。

“那时家里条件很差!”小伙子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差”,只记得三间简陋的瓦房是村里最差的,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支持妹妹上学,哥哥早早就出去打工了。17岁的时候,想做厨师的张军峰经人介绍去了乾县的一家蒸饺店,工作是从刷碟子、洗碗,跑腿的各种杂活开始的。

厨房下水不利的时候,整天脚泡得湿乎乎的;冬春的时候,手上的裂口见了水就疼得更厉害了……厨房里的杂活非常多,忙碌一天下来躺在床上,累得一动不想动,“每天上班进厨房我都很害怕!”只是每次做员工餐的时候,才是少年最兴奋的,因为有机会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摸刀,抡炒锅,感受一把什么叫“厨师”。

“以后要是也能做一个厨师该多好呀!”干杂活的时候,尽管很累,只要有空,少年都会给师傅打下手,学习一些简单厨艺。

练习刀工,背后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因为厨房杂工微薄的工资不足以解决家庭的困难,3年后,20岁的张军峰又回到了家乡阎良,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他开始进建筑队、做装修工,甚至去新疆摘棉花。“就想着有了钱可以开一个自己的小饭馆。”

1年后,哥哥结婚了,家里的生活也因为每个人的努力也渐渐有了起色,可让张军峰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父亲因为意外车祸永远就离开了他们。

看着伤心的妈妈和妹妹,21岁的张军峰意识到,家里的顶梁柱没了,也就没有了依靠,从此一切都要靠自己奋斗。“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做噩梦,失眠。”不停地搓着双手,小伙子眼睛湿润起来,把头故意瞥向了窗外。

23岁的时候,处理完家中的各种事情,小伙子又去西安某大酒店继续学习厨艺,只是这一次,他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加努力不怕苦。

每天早上6点多就早早到酒店厨房开始准备一天各种“料头”练习刀工,这一忙碌,一站就到了晚上的10点钟,同事们都走了,小伙子还会继续留在厨房里切第二天的菜,一直到深夜12点。“最开始的时候,常常不小心就把指甲盖切掉了。只要不严重,包上创可贴就继续干活。”

伸出满是伤痕的手指,练习刀工,在张军峰看来受伤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全站热点
阎良区召开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动员暨培训会

2016-04-26 10:15阅读

蓝田县文物旅游局举办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

2016-04-25 19:00阅读

桃园路街道劳动一坊社区党支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2016-04-25 12:47阅读

工商莲湖分局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受好评

2016-04-24 08:21阅读

耿镇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会议

2016-04-23 13:09阅读

三里镇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部署会

2016-04-22 16:00阅读

未央宫街道开展“全民阅读·书香未央”读书月活动

2016-04-22 00:1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