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助残助困,一直是我国城市扶贫的难题。面对困难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政府精简职能的常态化方向,为了解决“眼皮子底下”的困难群体,西安市莲湖区通过撬动社会资本、购买专业服务、营建“社区家庭”等方式,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助困扶贫模式,实现了便捷、互利、温馨、体贴的帮扶成效。
民间助残力量占比接近100%
莲湖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区,全区总人口69万人,残疾人3.43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4.9%。面对残疾人群数量多、残联人员缺口大这一难题,近年来莲湖区不断引进社会专业机构,使得民间力量成为助残的主力军。
西安市莲湖区残联理事长赵辉一直表示,服务残疾人一般采用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方式,而长期以来,助残专业人才不足,阻碍了残疾人事业发展。莲湖区仅有12名残联工作人员,更是“杯水车薪”。
慧灵智障人士服务站是一家全国连锁品牌,2002年进驻西安。“我们当时不但没有像样的场地,更谈不上服务残疾人了。” 慧灵智障人士服务站总干事张丽宏说,“近年来区政府不但提供场地、减免费用帮助我们,还经常带领我们在国内外参加培训,现在我们已经从1个服务点扩展到了5个。”
“政府不但补贴我的供应站,还帮我宣传营销呢。”莲湖区一家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站的负责人王建伟告诉记者。
经过近三年发展,莲湖区已成功孵化40余家社会助残机构,包括智力残疾人“阳光家园”、特教中心、托养中心、康复中心、辅具中心等,占到机构总数的97%,每天服务人数近千人。
赵辉说:“目前这些助残机构已为1800余名残疾人提供补贴救助。正是这些民间力量,才使得我们的助残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了区、街、社区三级残疾人工作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