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西安市公安局召开了全市公安机关 “汪勇式群体” 事迹暨第四届 “双感动” 选宣传工作, 创建评比推出了40个 “汪勇式群体” , 加上2014年11月首批命名的10个, 现在 “汪勇式群体” 一共有50个。公安阎良分局刑警大队, 阎良分局北屯派所榜上有名, 本期开始本报开设专栏, 陆续为你讲述身边的警察故事。
“今天走进我们直播间的是来自航空城--阎良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午后, 陕西广播电台 《警法时空》 栏目, 主持人微笑地看了看37岁的刑警李飞。因为刚从外地办案回来赶到直播间, 略显疲惫的李飞挺了挺身板, 礼貌地打着招呼。电波的另一端, 家住阎良区的七旬老人张月琴 (化名) 把收音机贴在耳边听得特别专注, 不时用手背抹着眼角, 那些刑警破案背后的故事, 让她百感交集, 尽管之前沟通过会有直播电话采访, 可当手机响起, 张月琴还是没有控制住情绪, 她的大儿子默默接过电话, 开始替母亲讲述这二十几年来的故事。
命案必破 攻坚克难的刑警信念
1990年的大年初三, 一家属区的雪地上散落着红彤彤的爆竹屑, 家家户户欢声笑语, 无不透出祥和、 团圆的年味, 但对于张月琴老人来说, 这一天也永远成为她最痛心的一天, 随着天色渐黑, 一场不幸悄悄向她降临, 他的小儿子王宝山 (化名) 在朋友家中聚会后一起相约去附近的理发店聊天, 不想骑车路上与他人发生摩擦, 并产生口角。争执中被人用匕首刺伤右侧胸部,送至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犯罪嫌疑人李兵当场潜逃, 从此似乎人间蒸发。从那时开始公安阎良分局的侦破工作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只是嫌疑人逃跑后留下的线索非常有限, 加之当时信息闭塞以及追踪手段单一, 给追捕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破案的线索, 但这起 “命案” 在十几年后的2004年的时候还是未能 “破获” 。也是这一年李飞调到公安阎良分局刑警队工作, 报到时他第一次见张月琴老人。
“我老伴瘫痪在床, 我已经60多了, 能不能在我死之前给我儿子一个交代。 ” 头发花白、 满脸憔悴的老人情绪激动地在办公室质问所有的刑警为何案子十几年了还没有任何结果。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刑警队了, 时间久了这种质问会变成一种发泄。只是刑警队的所有民警都知道, 这种发泄比老人在家里对着去世儿子的照片流泪恐怕要好多了。安慰的同时刑警们一直没有放松对案件的侦破。
张月琴在分局哭哭啼啼了一个下午,这让包括大队领导王利平在内的刑警们压力很大, “就由你负责这起案件, 希望从你这新人身上看到点新希望! ” 王利平指着刚报到的李飞,6点下班的时候, 整个刑警大队的人都没有回。翻阅案件资料, 大家在一起分析研究, 希望能从现有的资料中再次寻找出被遗漏的蛛丝马迹。
围着办公桌头碰头, 你一言我一语……那一天, 大家一起研究案卷, 寻找方案到了很晚。由于岗位特殊, 正常情况下, 加班、 出差办案, 刑警队的同志们一年有3个月的时间都不能回家。 “很多人一年有半年的时间都要住在分局, 或者出差在外! ” 收拾着案卷, 刑警贾耀辉看了看李飞 “案子破了咱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二十年坚持 剥茧抽丝寻线索
“听说犯罪嫌疑人和他之前的女朋友联系过! ” 几个月的一天刚上班, 张月琴又来到刑警大队, 这一次在和邻居的聊天中得到这个线索, 张月琴便急匆匆地赶了过来。这回接待她的刑警是雷阿龙, 凭借10多年的侦破工作经验, 尽管雷阿龙觉得这个线索的价值不是很大, 他还是立刻召集李飞和几个同事进行调查取证。
搜集证据、 多方走访……忙了一整天,没顾上喝一口水, 最后调查结果在邻居一句 “我也是安慰老太太随口说了句而已” 又没有了方向。 “阿姨, 以后我们每个月定期去给您汇报案件进展情况。 ” 看着委屈的张月琴, 刑警们突然很心疼老人, 他们做了个决定, 以后每过段时间亲自登门给老人汇报进展情况。
人民路上的法桐在黄绿交替中印证着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着, 春夏秋冬又是十年过去了, 年轻的刑警李飞已成长为大队领导, 他一直关注着张月琴老人的这个案子。
“什么, 有线索了! ” 凌晨电话响起来的时候, 在单位值班的李飞条件反射式接电话动作似乎有点夸张, 也难怪刑警队要求24小时开机, 电话一响, 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有情况了。
在查阅上个世纪70年代的民政资料时, 刑警们偶然发现犯罪嫌疑人阎良的 “母亲” 并非生母, 生母在河南。 “会不会跑去河南找亲生母亲? ” 这个线索让刑警大队的所有民警很是兴奋, 大家决定立即动身去河南。
“文静!我要出差了……” 拿起手机话到嘴边, 李飞觉得特别拗口, 丈母娘住院,家里忙得不可开交, 这个时候他要出差, 因为工作性质还不能具体说明出差理由, 难怪妻子生气地挂断了电话。 “我要是那天不加班, 我孩子都觉得奇怪! ” 一旁的赵建喜边收拾东西边忙着赶紧打电话找人临时照看自己的孩子……动身前, 安顿好家里, 让刑警队里一阵 “忙活” , 从事刑警工作的那一天开始, 也许他们就把这种无规律的生活当做了一种常态。
四下河南 万里奔波终擒凶连夜赶到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 在当地刑警支队的配合下, 李飞和同事们迅速开始进入调查工作, 对从1990年开始落户当地的人口根据符合的年龄进行详细的排查。
宾馆里, 对着打印好的厚厚的名单资料, 李飞、 雷阿龙、 赵建喜、 贾耀辉四个人仔细比对着, “怎么落户的, 通过什么关系? ”李飞提醒着大家。那一夜他们彻夜未眠,虽然眼睛红红的, 但谁也没有 “睡意” 。可惜的是到凌晨的时候并为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要不先吃点东西吧。 ” 还没动筷子, 当地派出所打来电话, 四个人又开车匆匆赶去寻找线索, 身后刚泡好方便面, 升腾着袅袅的热气。之后调查似乎还是徒劳, 几天下来, 大家发现调查又陷入僵局, 阎良分局还有大量的案件要做工作, 刑警队的同志不得不又赶回阎良, 这样的往返调查, 刑警队反复去了3次。
第4次去河南的时候, 是当地派出所提供了一个叫陈大伟的名字。1993年陈大伟在河南因为盗窃罪曾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 也属于1990年以后的外来落户人口,那一次的资料和技术比对让刑警队很是兴奋, 种种迹象表明这就是他们要找的犯罪嫌疑人。
八九月的河南, 酷暑似乎还很肆虐, 蹲守监视的地方在杂草丛生处,4个人轮流,常常一蹲守就是一整天的时间, 啃着饼干,蹲守的刑警满腿、 满胳膊上都是蚊虫叮咬的红疙瘩。第6天的时候, 蹲守终于有了转机, 跟随陈大伟的孩子, 大家终于在郊外一处偏僻的民房里发现了陈大伟。抓捕工作很顺利, 并没有警匪片中的想象的激烈打斗与反抗。
“破一个案子的喜悦感对我们来说只有3秒钟。 ” 回来的车上, 大家互相看了看,因为他们很清楚, 接下来还有复杂的诉讼程序, 每一个案卷上文字都需要进行找出证据来支撑, 顺利进行诉讼。刑警们商量着下一步的工作。
“如果让我有第二次选择职业的机会,我还是会选择做刑警。 ” 不知谁说了一句,整个车厢显得特别安静……
(冯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