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肖持纲
白岩沟村是蓝田县最偏远的山村之一,距离县城有近50公里,步行二三十分钟就能翻过秦岭分水岭来到陕南柞水县地界。张伟是碑林区城管执法局的干部,做了两年“两联一包”驻村干部后,又当了蓝田县最偏远村之一的白岩沟村的第一书记。
10月19日在蓝田县城见到张伟时,他说,听到记者来采访,感到特别地高兴,但解释说:“因为来县里办事,正好能搭个记者的顺车,当天就能回村子了。”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张伟是当天早上4点从设在白岩沟的“第一书记”宿舍兼办公室起床,赶早上的班车的。班车是6点发车,他4点起床,是因为白岩沟村距离班车发车点龙王庙村还有10多里的山路呢!赶6点的班车而不是其他时段的班车,是因为地域偏僻,一天只有6点这一趟班车,错过了就没有班车了。
虽然起得早,但张伟还是差一点没赶上车,没赶上车的原因是他走到半路想起把写有窗户尺寸的本本给忘了——他需要按尺寸给宿舍窗户上配玻璃。一是因为玻璃破了,二是因为天气冷了,更关键是因为,他一直天天就住在白岩沟村上。
10月19日,张伟一大早赶班车到蓝田县城,并不是来迎接记者的,人家张伟是另有一堆事儿呢。第一件事,是到县里联系为村上制作村务公开、办事流程及村委会广场宣传牌匾的。张伟说,做这些,目的是通过规范和激励,提振这个有73户人家而贫困户就有48户的穷村,持续脱贫致富的信心勇气;第二件事,是看县上有没有卖秧歌舞服装和锣鼓的,他想给村里组织个秧歌队,活跃活跃村民单调的生活;最关键的事是,碑林执法局捐资给村民购买的肉羊,这一向总是生病,他想通过采访的顺车,拉县上的畜牧专家来给村民的羊会会诊,再讲讲该村新的致富项目——秋季猪苓的种植要领。当然还有顺便给窗户上配上玻璃。
在和张伟一起去村的路上,张伟说当天要办的事都办得很顺利,但却把配玻璃的事情给忘了。他说:“回去只好先拿报纸糊糊凑合一下。”
听说张伟请来了县上的畜牧专家,村里平常只有100多
人的村民,前来听课的就有50多人。“俺脱贫致富就靠碑林区和张伟给我们捐助的养羊和养牛项目了,哪能不来积极听课呢?”村民卢争发说。
听完了秋冬季牛羊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后,村民陈道富等又拉着专家来到他刚下种的猪苓地里,让专家现场指导种植要领,呈现出脱贫致富的热情和信心。陈道富、杨后发等村民都认为,是村上来的第一书记张伟,又是给制定致富项目,又是联系了20多万扶持资金帮助村民发展猪、牛、羊、土鸡养殖和猪苓种植,深深激发了村民的致富信心和勇气。朴实的村民们对记者说:“可要好好宣传宣传俺们的第一书记张伟哟!”(2015年10月27日《西安日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