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区把国家幸福家庭试点区创建作为全区十项惠民实事的重要内容,纳入综合目标考评和人口计生整体工作计划,围绕“四心”服务,唱响幸福主旋,有力的促进了幸福家庭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好评。
一是广泛宣传“凝心”。充分发挥村(社区)人口文化大院、计生协会会员之家等作用,利用宣传牌、公开栏、网络、广播、微博、微信等载体,广泛宣传人口计生法规,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和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成立了未央区人口文化创作基地,将书画、剪纸、城市雕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引入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专场演出,广泛宣传创建活动内容、目标;树立了一批少生快富、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依法科学生育。围绕建设幸福家庭主题,精心制作发放服务册、明白卡、爱心包、围裙等特色宣传品10万余份,深入开展集中宣传服务活动20余次,为群众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参与群众40万余人次,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群众参与创建幸福家庭的热情不断高涨,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是优质服务“贴心”。深化“和谐家园”服务品牌创建,积极推进区计生服务站改扩建项目,打造优质服务新平台。深入开展“母亲健康工程”,抽调卫生计生技术骨干组成服务队,深入村组为群众进行免费健康检查,对查出患病的及时治疗,提供健康指导,定期跟踪随访,建立了“查、防、治”长效工作机制,累计检查6万余人次,检查率为98%,治疗率达100%。大力推进“优生促进工程”,面向群众举办优生知识讲座50余场,培训群众5000余人次;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为中心,加强阵地建设,深化宣传动员,优化咨询服务,规范技术操作,累计检查2万余人,覆盖率90%以上。深入机关、军营、企业、校园、社区开展生殖健康“五进”活动,在全市率先启动避孕药具免费发放信息平台试点,19台身份证刷卡机随时为群众提供免费就近服务,累计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群众家庭幸福指数稳步提升。受到了省卫计委和市人口计生委的肯定,被《西安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
三是优待奖励“舒心”。认真落实各项计划生育惠民政策,计生家庭成员参加新农合个人承担部分由区财政全额补贴,区财政补贴总计700余万元。大力推进计生家庭“创业工程”,累计扶持贫困家庭127户,奖励放弃二胎生育388人、165.1万元。投入资金76.7万元,办理计生家庭综合保险17000余户,逐步实现全覆盖,并将特殊困难家庭全部纳入,增强了计生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为177名计生困难家庭女孩发放教育资助金49万元,677名女孩享受到中考降分投档照顾,形成了有利于女孩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坚持农村集体财物分配方案由计生部门审签制度,切实保障计生家庭的合法权益,全区计生家庭在集体财物分配中累计享受奖励达1380万元。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等政策落实率达100%,让计生家庭优先分享到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
四是生育关怀“暖心”。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帮扶计生困难家庭1500余户,送去米、面、油、棉被等生活用品和慰问金总计45万元。加大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力度,建立“三帮一”亲情关怀机制,启动“聚爱家园”帮扶结对行动和“牵手夕阳”活动,成立特殊家庭“心灵驿站”,组织36名“心灵滋养师”分组开展“友好访问”、“陪伴慰问”、“结对认亲”、“互助伙伴”、“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项目,为特殊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料;开展了“关爱伴我行,计生在行动”免费健康体检活动,中秋、春节等节日期间对106户特殊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发放特殊家庭一次性补助225.5万元。深化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法律援助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关怀关爱活动,发放流动人口便民服务册、亲情服务册4万余份、避孕药具6.5万余只,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免费技术服务落实率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