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奂雅
最近南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楼挂了个新牌子:医疗联合体综合病区(眼科病区)。“医联体才试运营一个月,这里的24个床位已经收满了病人。”说话的是西安市第一医院大内科主任赵梦云,目前她也是第一医院南院门综合病区的负责人,那么所谓的医联体到底是啥?老百姓又能从中获得哪些便利呢?
“患者不愿意去社区医院看病的原因是担心医疗条件不如大医院,但是到大医院看病又要经历挂号、排队这一系列麻烦事儿,这才造成了大家口中的‘看病难’。现在我们把区域内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分配给社区医院,并且在二者之间建立起绿色通道,让患者能够安心在社区医院看病。”赵梦云解释道。这种模式就是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建立起的区域医疗联合体。目前陕西有两个医联体,一个是雁塔区与交大一附院联合,另一个就是碑林区与第一医院的联合,而第一医院南院门医联体则是全省首个开始运营的医联体。
医联体建立后,第一医院给予社区医院人力、技术上的支持,并且每天都会有第一医院的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保障诊疗的专业性,也方便群众,赵梦云自己的出诊时间就在每周二。
“听说建立了这个联合体,我们就放心了,小病都可以在社区医院看,还不用等。有第一医院的专家坐诊,看眼科有了权威保障,在这里治疗和在大医院没啥区别。情况严重时社区医院直接给我们转到第一医院,心里也踏实。”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在三级医院进行治疗,后期恢复在社区医院,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治疗水准,又降低了恢复费用。在南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医联体建立后来这里看病的患者比以前多了不少。从赵梦云介绍中记者得知,已经有眼底出血和心脏病两名患者通过绿色通道转到第一医院得到了及时的医治。
据了解,眼科病房楼下的康复综合病区也即将投入使用,到时候两层共能收纳患者40多名,为更多居民提供便利。赵梦云介绍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院方正为将医联体打造为辐射全区的居家养老、家庭病床新模式而努力,希望今后医联体将不仅作为医疗模式,而成为便民利民的全方位服务形式。(2014年12月18日《西安日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