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小餐饮”改造提升工作,积极营造健康安全的餐饮服务环境,碑林区食品药监局根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安排部署,以积极开展“寻找笑脸就餐”、重点区域打造等系列举措,有效的将此次工作向纵深化开展。
一是周密筹划细分工。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碑林区“小餐饮”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将辖区“小餐饮”改造提升任务分成8个片区,形成领导包抓、稽查队督导、监管所具体落实的网格化模式,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监管责任,有效确保了改造提升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以差带优促实效。将碑林区2000户“小餐饮”改造提升任务数分解至各监管所,再由各所按街道、街区、区域等类型,将需要改造提升的“小餐饮”进行分解细化,对照《“小餐饮”改造提升工作标准》严格进行检查提升。在全区范围内确定了8条餐饮示范街,191家示范店,安排专人定点负责,进行重点打造,全面提升。成功打造了万达广场、常春藤街、西荷美食街等多条餐饮示范街区。
三是互相交流互扶持。组织小餐饮业主召开会议进行动员,明确提升标准。将重点打造区域小餐饮户划片选定片长单位及时收集经营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并指定监管人员对接沟通,广泛征求意见,形成监管、自律和互助的提升氛围。
四是打造黄雁西村餐饮一条街。黄雁西村属城中村拆迁改造,一条街三幢楼,产权属黄雁西村村委,小餐饮共45户,均不具备餐饮许可发证条件。结合此区域特点,大胆创新,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村委会为主体,建立统一洗消、粗加工中心,分阶段对操作间进行改造。目前已完成门头牌匾和区域围挡的改造。
五是经费投入见真效。积极筹措29万元经费印制量化分级公示牌、动态等级店外公示标识、操作间标识等2400套,发至各餐饮单位悬挂粘贴,开展“寻找笑脸就餐”活动,以大笑(绿色笑脸表示食品安全状况优秀)、微笑(黄色笑脸表示食品安全状况良好)和平脸(红色平脸表示食品安全状况一般)三种卡通脸的标识悬挂于门店外醒目位置,引导消费者进店之前合理选择,增强公众健康消费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饮食安全的良好氛围,创造良好的餐饮消费环境。
六是创新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安排碑林区食品稽查队对各所“小餐饮”改造提升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避免已达标的餐饮单位出现回潮现象,将发现的问题以督办单的形式下发至各监管所进行督促整改并以书面形式进行回复。同时印制2400份《碑林区小餐饮改造提升承诺书》要求小餐饮店承诺规范经营,并张贴在醒目位置。
七是认真整改保提升。本着巩固一批、提升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以引导规范为主,取缔打击为辅。在检查过程中,对不具备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基本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检查人员现场指导要求整改,达到基础标准的先给予登记备案,纳入监管规范经营。对于基本条件不具备、设施极差、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的小餐饮,联合执法,坚决取缔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