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奂雅)以前一到晚上总是冷冷清清的东仓巷17号院,这几天夜幕降临后却格外热闹,居民们都聚在院里的健身广场运动聊天,“以前这院子没灯,晚上漆黑一片,想活动活动都没处去,现在社区给安了路灯,亮堂堂的,大家都喜欢出来聚一聚。”
1994年建成的东仓巷17号院共有9个单元,147户居民,说起来不小的院子却从建成之日起就没有路灯。用居民的话说,整个院落一到晚上就“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有不少视力低下的老年居民都因为院落太黑摔倒过。
几年前东仓门社区就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但由于院落建成时间久,没有公共用电,电源来源成为了安装路灯的一大阻力。这几年,社区也一直在和社区居民沟通,希望能够将路灯电线接到某位居民家中,但这样的提议也没有得到居民的认可。正在社区一筹莫展的时候,社区驻地单位西安市第一建筑住宅公司找上了门。住宅公司的家属院就位于17号院旁边,公司主动提出17号院可以将路灯电线接入家属院的公共用电。
这个提议解决了困扰社区多年的电源问题,社区随即购买了两个30瓦的LED投光灯,终于在几天前完成了17号院的路灯安装。平时一到晚上就早早在家看电视的居民高阿姨也破天荒地在广场上活动筋骨,“路灯一开,照得就像白天一样,我也忍不住想出来和大家聊聊天了。”
据段建秦说,这个健身广场也是今年7月刚刚建好,同样得到了一公司的鼎力相助,当时健身器材运来后需要社区自己安装,一公司二话不说包揽了安装工程,花费2000多元将健身器材安装完成。“没有驻地单位的支持,社区的工作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开展,这才是共驻共建的真谛。”(2014年11月13日《西安日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