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岗位信息、惠民政策送到村镇一线,让群众第一时间掌握就业信息和社保政策;把技能培训班开到村民家门口,让村民不出村就能参加培训,学习技能;把报销款项送到行动不便、独居人士的患者手中,让困难群众切身体会到政府的细致关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阎良区人社局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和总要求,创新服务机制、优化服务模式,将就业和社会保险服务做精、做细、做实,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社保服务接地气
今年缴费方便多了,不用再费时费力两头跑啦,我真心给你们点个赞!阎良区文化路西安银行阎良支行二楼大厅人头攒动,秩序井然,一位前来缴费的办事群众对大厅业务工作人员俏皮地竖起了大拇指。为方便群众办事,区人社局进一步探索为民服务新方法,组织业务人员进驻合作银行,在合作银行单设缴费绿色通道,实行查档、出具交款单、银行缴费、换票业务一厅式办理,免去了群众缴费、出票两头跑的麻烦,办事时间也从以前的两三个小时缩短到5分钟以内。
说实话,今年报销时间比去年真是快多了,打电话叫我来领钱的时候,我还有点不相信呢!拿着报销款的杨阿姨颇有感触。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今年,社保中心下放慢性病申报审批权,患者可在中医医院定点申报、即时审批,职工医保报销时限由一个月压缩到10天。整合服务力量、简化服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人社服务工作有人气、接地气、服务群众无小事的工作服务理念。
小贷审批扩缩减
多亏那8 万元创业贷款解了我这个农村娃的燃眉之急,学校才扩大规模。强晓东,这个1984 年出生的阎良小伙,在短短几年间,从一名未就业大学生,成长为拥有3 个分校、37 名员工的西安未央现代音乐培训学校的校长。说起他的创业经历,小伙子显然有些激动:多亏那8 万元解了我这个农村娃的燃眉之急,学校才能扩大规模,小额贷款中心工作人员还主动向我解释大学生创业贷款政策,帮我办了50 万元贷款,还帮我提供政策咨询、指导服务。
针对小额担保贷款办理程序复杂、耗时长的问题,阎良区人社局在扩、缩、减三字诀上下功夫,优化服务环境,有效助推了创业就业。扩就是将小额担保贷款放贷合作银行由1 家扩至5 家;缩就是将小贷中心和放贷银行分别考察申贷对象缩减为两家联合一次考察,把办理周期从20天缩短到7天;简就是实行简化办事流程、放贷银行入驻小贷中心,实行申贷、审查一站式办理,避免了群众两头跑。三字诀使更多的创业者贷款更加便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800万元,成功扶持1356 人创业,带动和稳定就业8100余人,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
职业介绍零距离
之前在外地打工,现在家乡发展这么好,我想就近找份电焊的工作,刚才看了几家企业挺有意向的。30 岁的王羊仔细询问了工种和待遇后,在登记表上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开通就业服务微信平台,完善手机短信平台,方便群众即时了解招聘信息;出动就业大篷车,分批次进入武屯、新华路等镇街,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在城区大屏幕每日滚动播出岗位信息;每月在各镇街发布岗位信息,每月28 日的定期召开现场招聘会,在做实职业介绍服务方面,区人社局下足了功夫。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招聘会13 场,达成意向2036 人,现场确定招聘1084 人,帮助1772 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3609名。
为使群众掌握更多技术方便就业,区人设局切实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效性,今年通过灵活安排培训班次、缩短开班周期、增设合作培训学校、扩大培训规模、下乡入村就近开班设点、方便学员上课等多种有效方式,切实提高了培训的含金量。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月嫂培训累积开班4 期,培训学员200人,基本实现零等待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