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邓月娟通讯员冯长涛
川流不息的挖掘机,堆积如山的土方,8月9日,阎良石川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四标现场,排列整齐的河坝笼石上,两个90后小伙子,头戴红色安全帽,灰头土脸地奔忙于繁忙的施工现场。
我叫王渭,毕业于西安欧亚学院房建专业。
我叫张超,毕业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城市水利专业。
大学毕业后进入陕水集团,去年11月,被分配到石川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从事质检工作。两个小伙子怀着对水利的无限热爱,从严冬到酷暑,在工地上历练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装宾格石笼的15人,4人做宾格护垫,4人做合金钢丝早上5时15分,24岁的王渭给领工安排好分工后便和大伙儿一起忙碌起来。由于前段时间不小心被铁丝划伤脚,王渭走起路来有点跛,虽然脚上不麻利,手上干活却麻利得很,工人装笼石,王渭赶紧上去搭手。刘腾,把挖掘机开过来!遇到大点的石头,王渭就忙着协调挖掘机帮忙。
要严格按照要求,把尺寸做够。装完笼石,王渭又忙着用尺子测量宾格护垫,发现工人做的尺寸不够,王渭要求工人重装,工人明显有点不满,王渭蹲下来和工人一起干,叔,工程质量是首位,容不得半点马虎,咱一起干。
就几个月,已经穿破两双鞋了。这个黑黑的小伙扯起短袖抹了把脸上的汗,衣服经常在工地上就挂扯了,所以也没那么多讲究啦。
上午9时,飞扬的尘土中,离王渭不远处,张超正跑前跑后忙活。4个挖掘机在坝上每隔300米平行排开,给第一个挖掘机刚放线测量完挖掘范围,张超赶紧跑到第二个挖掘机跟前放线测量,然后是第三个张超,这块儿挖完了!来喽!第四台挖掘机刚放完线,第一台挖掘机的活也干完了,听到喊声,张超赶紧跑又过去。
虽然前一天晚上都把第二天事情安排好了,而且张超一大早5点就先工人一步来到现场查看了开工情况,但施工中还是有很多不可预料的变化,张超说这些都需要他们在工地上现场协调解决。
4台挖掘机,6个来回下来,10余公里路程,满头土汗的张超幽默地说,喝的几桶水全都蒸发了,一上午,不会上厕所的。
上午11时,王渭和张超又开始合作测量坝高和笼石几何尺寸。张超查看水平仪,不远处王渭拿长尺校对。
上午11时50分,两人才有机会歇一
歇。我们没有周末,闲的时候就下会儿棋。坐在裸露的土堆上,聊起业余生活,两个小伙子都说,不喜欢一些同龄人业余时间K歌、夜市所谓的潇洒,更喜欢现在安静的状态。除了剪头发,我从来不去城区里逛。王渭摸摸自己的短发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