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雁塔区大雁塔街办在辖区青龙、西勘、翠北等4个社区广场开展社区四访四问四答复活动。在青龙社区活动现场,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专程赶来,给组织活动的干部讲述前两天自己办事经历的感动。
原来,家住雁塔区大雁塔街道青龙社区的老人李俊秀,今年75岁;王玉良老人今年85岁。两位老人的退休单位都不在西安,最近给他们邮寄了认证表格需要两位老人亲自到居住地管理部门认证盖章。
6月24日上午,两位老人来到青龙社区劳动保障窗口办理老年人异地认证手续。接待老人的是青龙社区工作人员刘靖,看到老人年事已高,刘靖向老人询问情况并填写了单位邮寄过来的认证表格,社区劳动保障协管龚淑萍为老人盖好了章子,并告知相关的后续手续。社区工作人员李伟,看到天气太热,老人年龄大了,行走不便,便自告奋勇前去帮忙办理。老人很感激,告诉李伟,这个必须要他们本人亲自前往办理才行,还先要到当地的派出所区确认呢,说完笑着走了。
下午老人来到派出所,接待他们的正好是青龙社区驻片区民警姚丽彬。问明情况后姚警官看到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上楼不便,就请负责盖公章的工作人员到楼下来给老人盖。随后又把老人送出门,告诉他们街道办的位置和方向。老人很快就找到了街道办劳动保障所,接待他们的是劳动保障所的所长侯文龙,他把老人直接带到工作人员张瑞卿的办公室,小张仔细地看了老人的资料后发现,按工作制度不属于自己负责的范围,张瑞卿让老人别着急,随后与各个方面电话联系。
为了让两位老人不再多跑路,张瑞卿主动与老人的退休单位进行了联系,确认了情况。这个跨省的认证关系确认前后经过1个多小时,最后和老人退休的单位达成一致,可以盖雁塔区大雁塔街道办劳动保障所的公章。至此,老人的异地认证手续总算是可以给原单位邮寄回去了。
事后,老人心中一直把这份感激装在心里,6月26日看到社区搞活动,就专程来表扬给自己办事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张瑞卿,很细心。发现我们不适应空调房间的温度,主动把空调都关了。我工作41年了,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待遇,李俊秀说。
转作风要首先落实在脸上
今年以来,我市各单位都在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但是,一些单位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可工作人员见到办事群众依旧是面若寒冰,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情况改进不大,让转作风成为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日前, 雁塔区大雁塔街道青龙社区的两位老人去社区、街办办事,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和笑脸中,亲身体验了基层单位转作风的实际效果,让两位老人感激不已。可见这些具体工作中的耐心和笑脸,胜过千百万次对群众空洞的许诺和说教。所以,转作风首先就要落实在脸上,让笑脸成为接待群众的标准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