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应城市管理的新趋势,创新城市管理的理念、体制和技术,推行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手段,碑林区从2013年1月开始筹建具有碑林特色的数字城市管理中心,以建设一个功能完备、西北一流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为目标,坚持“超前设计、立足应用、分步建设、充分共享”的原则,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力求体现精细化、数字化的管理特色,并将其列入2013年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
经过前期调研、选址、方案论证、招投标等工作,管理平台从2013年10月中旬开始正式建设,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建设,于2013年12月中旬,平台一期建设完成,总投资1860万元,2014年3月15日开始运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成后,围绕“监督”和“指挥”两个轴心,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迅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使城市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不但按照住建部的相关标准建设了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基础子系统,还结合实际,拓展建立了领导移动督办、公共服务网站、视频监督、车辆人员统一监管、门前三包、业务短信、移动处置、工地监管、应急指挥等9个子系统。特别是“门前三包”子系统,更是碑林区结合自身实际,在全国首家建设的一个具有碑林特色的城市管理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在日常监管中一旦发现问题,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向沿街店主或驻地单位联系人发送提示信息,督促其立即进行整改,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违法当事人仍拒不配合整改,中心会协调执法人员到现场督办处置。
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建立全面、详实的“门前三包”基础数据库,我们以街办为单位,成立了由专业普查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8个普查小组,组织80多人,历时2个多月,对全区所有道路的“门前三包”数据进行了全面普查,内容涵盖单位名称、负责人联系电话、门前三包区域等内容,采集“门前三包”数据12700多个,不但满足了“门前三包”子系统的需要,也为后期的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在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后,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将所有采集到的基础数据全部录入碑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门前三包系统的基础数据库存,并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地形图上标注出每个门前三包户的三包区域范围和界限,便于发现问题、处置问题。
通过创新性建立“门前三包”管理系统,做到了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及时、快速处置,也避免了执法人员与经营业主正面冲突,达到了人性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