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鼓乐表演
诗人们参观采风
春意映秦岭,诗情满周至。4月11日,位于周至县秦岭脚下的曲江生态农业博览园迎来了一批高雅尊贵的客人——李耀儒、徐耿华、于水等40余位陕西诗坛名家齐聚一堂,启动为期两天的“多彩中国梦,诗韵周至行”陕西诗人看周至采风诗会活动。
周至县南依秦岭,北濒渭水,生态环境优美,物阜民丰,素有“金周至”之美誉。其境内楼观台为西周时老子著书立说之地,世称“天下第一福地”。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任周至县尉,在此写下了千古绝唱《长恨歌》和反映民生劳苦的《观刈麦》等不朽诗篇。千百年来,王维,苏轼等历代名家在周至留下了数以百计的传世名作,仅楼观存诗近200篇。此次采风诗会活动由陕西省诗词学会、散曲学会联合周至县委宣传部共同举办,旨在通过“接地气”访古览今,创作出一批新时代诗篇。
人间四月,春雨淅沥,终南山前,百花盛开,千年楼观更是诗情画意,生机盎然。在简单的欢迎仪式后,采风诗会成员们一路冒着春雨集中参观了周至县集贤产业园、楼观道文化展示区、沙河湿地公园和县城新貌,充分了解周至历史人文和经济民生发展等,为诗歌、词曲创作充分汲取养料,寻觅灵感。
4月12日,春日晴空,农业博览园迎来陕西诗坛盛会,一篇篇立足周至地域特色,抒写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的优美诗篇纷纷“新鲜出炉”,在诗会上一一交流、展现,或由少年学生诵读、或由作者现场吟唱,不时赢得现场诗友、观众的阵阵喝彩。诗会活动现场还安排了极具民俗文化特色的声乐、舞蹈表演等,特别是现依旧传承于周至当地、被誉为中国古代交响乐活化石的《集贤鼓乐》演出,将诗会活动推向高潮。“诗词、散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因其根植于民间大众而经久不衰,诗词创作既要今承古风,更要深入感受生活,挖掘基层素材,才能不断创作出新作品、好作品,为群众所喜爱。”参加诗会的作家们深有感悟。
据悉,为期两天的采风诗会活动,诗坛名家们共现场创作36首诗、词和散曲。后期,诗人们还将创作更多、更优秀的诗篇。《陕西诗词》杂志将开办专题版块予以刊登,部分优秀作品还将镌刻于相关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