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二和周五下午,路过小寨路街办四季社区的居民,都会听到二楼飘出的乐曲声。这是社区民乐社固定排练的时间。虽然组团只有三个月时间,但这个团队的实力可不一般,除了演奏传统曲目外,还有原创歌曲。社长王继芳对大家的要求堪比专业团队。
61岁的王继芳是民乐社的发起人兼社长,退休前他在文化馆工作,擅长二胡演奏。退休后他经常去电子城的紫薇花园广场拉二胡。内行看门道,很多玩民乐的人听出他的水平不一般,于是主动跟他交朋友。都是爱好乐器演奏的人,大家也有共同话题,就经常在一块交流切磋。王继芳说,三个月前,有朋友提议他组建民乐社,一听这话王继芳非常高兴。于是,在他的号召下,十几名民乐演奏爱好者聚集在一起,成立了群乐民乐社,慢慢地,社区里爱好歌唱的居民也加了进来,年纪最大的成员薛师傅已经77岁高龄。
社里的乐器都是私人所有,二胡、板胡、大阮、中阮、小阮、大提琴、秦琴、唢呐、扬琴、大提琴等一应俱全。这段时间天气还没有回暖,团员们租用了社区的会议室进行排练,天气暖和了,我们就上广场去。王继芳说。
别看是票友们组建的业务队伍,但群乐民乐社实力雄厚,王继芳为团员们创作了原创曲目,《房线民歌》就是其中之一。团员们特别喜欢唱王继芳写的歌,演唱后觉得特别骄傲。团员曹先生说。
王继芳对排练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排练途中一旦听出走调他立刻叫停,几次都没好转他还有点儿发火,对团员们说:一定要认真对待,日后我们是要外出表演的。团员们虽说年纪都大了,但对于王继芳的话却听得很认真,一点儿都不怠慢。因为大家都特别希望能早日出外表演,给周边居民献上自己的拿手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