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个村子都建有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80个村级文体健身广场健身器材投入使用,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文体活动带来的愉悦;2379名山区学生坐上崭新的校车安全方便上下学今年,长安区大力实施文化教育惠民工程,坚持把文化教育惠民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辖区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以前早上五点半就要起床送娃上学,现在政府给配备的校车真是帮大忙咧!既安全又让我们家长放心!五台街道团结村的鲍建玲将儿子送上车后高兴地说。据了解,长安区作为全市校车运营试点区县,在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购置校车51辆,开通校车线路43条,设置乘车亭55个,在王莽、太乙宫、五台等7个沿山街道19所小学全面实施校车工程,有效解决了2379名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问题。对驾驶员和随车照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严格服务车辆管理,强化监督和管控,保证了学生平安出行。同时,全面加快了21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其中,魏寨、东大、砲里3所幼儿园已全面竣工,杜曲、黄良、五星、区第三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2013年3月投入,其余14所幼儿园2013年9月全面竣工,将使幼儿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此外,还为48所农村中小学配备了535台取暖空调,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走进滦镇街道上王村农家书屋,处处洋溢着静谧、和谐的气氛。农技、文学、经济、法律上万册藏书琳琅满目,前来借阅图书的群众井然有序。65岁的王江余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一有空就来看看书,学些知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充实得很!
区文体广电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全区为291个行政村配送了价值582万元的图书和书柜,超额完成了200个村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拓展功能,切实发挥农家书屋惠民平台作用,读书、用书渐成风气,不仅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文化平台,也悄然无息地改变着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粮仓。此外,7月份,已为全区135个行政村发放价值405万元的农民体育健身器材,8月底全部安装到位。至此,80个村的文体广场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子午、杜曲、砲里、太乙宫等4家文化站也完成了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