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拼搏勇当先。新年伊始,泾渭新城迅速行动,立足“早、抢、干”,从紧安排,统筹推进,重点重抓,一着不让抓好2018年开局各项工作,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入区企业也都已开工投产,抓订单、拓销路、忙生产,开足马力,吹响了准干超越冲刺“集结号”。
走进中交西筑生产车间,数控等离子切割机、钢材预处理生产线、数控车床、移动式喷漆房等各类型生产设备正在繁忙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中交西筑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专业筑养路机械研发制造企业,一直致力于道路路面机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产品远销海外。为保证节后开工顺利,公司在节日休假间隙便组织工人对设备进行维修改造,为企业复产开好局、起好步做好准备。
“目前公司在生产线满额生产的情况下,订单已经排到了数月之后,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中交西筑董事长杨向阳如是说,接下来,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改投入,坚定不移走差别化发展道路,力争取得新突破,助力泾渭新城冲刺开门红、实现全年红”。
而在去年刚刚成功落户泾渭新城的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工地,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该项目于2017年11月3日正式开工建设,较原定12月底开工提前了近两个月。截至目前,项目各项建设工作平稳有序推进。项目一期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和零部件车间用地均已按西安吉利项目建设指挥部的工期安排和技术要求完成回填,冲压车间管桩施工已完成并已开始土方开挖作业,涂装车间管桩施工完成93%并已开始土方开挖作业,已完成办公楼、生活区地勘工作。可以说,为保障吉利项目节后迅速复工建设。春节期间,泾渭新城一手抓“拎壶浇水”式地解决具体问题,相关部门和人员“一对一”上门服务;一手抓“春风化雨”般地营造整体环境,分别对项目用地、配套保障、商住建设、法治环境等方面采取了专项行动。一系列“惠企”举措,既增强吉利项目加快发展的信心,也增强了项目建设进度力夺“开门红”的决心。
陕汽集团公司作为区内的老企业,已建厂50年之久。但陕汽和陕汽人从老都没有赋予自己“倚老卖老”资格。相反,开春以来,陕汽集团在全力推进重卡业务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基础上,还在市场推广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3月9日上午,在陕汽管理中心一楼会议室,陕汽集团与巴基斯坦KK公司CKD项目合作成功签约。集团董事长袁宏明在发言中表示,2017年,陕汽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全年共销售各类汽车18.9万辆,其中重卡销售16.5万辆。在刚刚过去的陕汽建厂50周年华诞之际,陕汽面向社会发布了“2035”战略,助力百年陕汽梦的实现。2018,陕汽集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不遗余力支持该项目的实施,全力提升陕汽品牌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广泛合作,让陕汽的服务水平,让泾渭新城的影响力“开门红”,“红”遍全国,走向世界。
此外,西安大安丝素、西安瑟福、西安维冠机电等企业春节期间均是正常组织生产,企业负责人春节期间现场值班,生产线全体人员正常上班。西安大安丝束更是高效维持了29系列生产,公司相关部门配和生产,每天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掌握生产的质量状况,设备运转状况,有效保证了春节期间产品生产安全,质量稳定。2月份大安丝素共生产丝束1725吨,实现产值6488万元,创造利润58万元,实现产值利润月度目标,提早一步实创造了2018年的“开门红”。
“企业是否顺利复工、生产经营情况如何、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新年以来,管委会领导及泾渭新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分别走访调研区内企业,并召开专题会议。每到一处,都向企业家及员工们送去新春慰问和祝福,亲切与企业负责人交谈,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复工和经营情况及下一步发展打算,询问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征询企业对泾渭新城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祝愿和勉励进区企业以更前沿的技术、更高端的人才,走在转型升级的前列,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
据了解,泾渭新城100余家企业,有三分之二在正月初八便已经开工,其中64多家规上企业有41家开工。截至目前,所有企业都已陆续开工。张宏伟副主任表示,新的一年,泾渭新城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企业发展,当好企业的“店小二”,深化涉企服务,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努力将泾渭新城建设“国际化新城”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