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和全区教育大会精神,促进鄠邑区“名师+”工程顺利开展,11月27日,区教科局组织召开“西安市鄠邑区2019年‘名师+’工程推进会”。全区22个“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和185名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要求:一是要不忘初心,立根树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把追求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作为价值追求,立中华教育根,树民族教育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深化改革,守正出新。要通过管理体制改革、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改革和评价机制改革的创新,为名师成长搭建交流展示和驱动带动平台。各名师工作室要建立自主管理和自主研修文化制度,确保常态化、高质量、有特色开展工作。三是要教真育爱,适性扬才。要向老一辈教育家学习,在教学中,激发一个“趣”字,不忘一个“新”字,揪住一个“情”字,铸就一个“活”字。在改变育人方式的基础上,由教中心向学中心,由师中心向生中心,由独唱向合唱,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会议领学了《西安市鄠邑区“名师+”工程实施方案》,宣读了《西安市鄠邑区关于成立程雪慧等“名师+”研修共同体工作室的通知》,并就校级“名师+”研修共同体的组建要求和各级名师工作室的评价办法进行了说明。王美智、杨旭、崔慎知三位主持人做了表态发言,表示要竭尽全力把名师工作室办出特色,成为鄠邑区名师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通过会议,希望各“名师+”工作室明确职责任务,突出名师培养主题,力争为鄠邑区教育发展培养一大批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