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功能的城市,下雨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并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阵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从而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良性水循环,解决城市内涝,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通过建设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海绵城市,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一直以来,航空基地站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大胆尝试,在城市绿化、专业园区建设、道路广场中着手推广试点海绵城市理念。
在城市绿化方面,航空基地在蓝天路人行道上设置了下沉式的绿地,运用海绵化的理念,起到蓄水、排水的作用。
同时在专业园区建设上,综保区项目景观设计方案中也处处体现了海绵化的设计理念。道路铺装透水材质的应用、具有排水功能的道牙、结合广场区域水景、碎石沟与植草沟的排水设计,形成渗、滞、储、净、用的海绵化生态设计理念。同时,清河综合治理项目也是海绵城市的重要支撑体系。
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航空城,航空基地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在园区产业项目规划透空围墙,并实施增绿补绿,实现道路绿化与庭院绿化有机结合。
目前,航空基地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要求,一批精品景观相继建成,形成了以道路绿化、亮化为网络,小区庭院绿化为依托,休憩公园、花坛绿地为点缀,形象雕塑小品为亮点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建设富有文化内涵、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绿化环境。
下一步,航空基地将继续从规划入手、以项目支撑,打造多层次海绵体系,着重提高透空围墙绿化标准,进一步美化围墙,建设开放街区,与基地大力推广的城市单元的概念和海绵化理念相结合。构建绿色宜居、功能复合、环境优美的城市呼吸区,助推国际化产业园区建设。
未来,航空基地将以清河为核心分层向外拓展,用规划单元的模式进行生态空间开发,在城市公共空间及绿化系统建设中优先启动海绵城市建设,构建绿色宜居、功能复合的城市呼吸区。发挥清河轴的绿色屏障作用,进一步对接渭北地区生态安全格局,保育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东北方向的生态安全走廊。
同时,结合航空基地的环境特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态安全体系,构建生态网络格局,形成富有航空基地特色的城市绿化空间,全面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航空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