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日,在广州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药物制剂大会上,中国药学会联合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了“2018年中国医药工业最具成长力科技型创新企业”榜单,位于西安高新区的西安新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简称新通药物)凭借在肝靶向创新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榜上有名,再次证明了新通药物的科研实力和创新水平。近日,本刊记者走进新通药物,与新通药物董事长张登科进行交流,详细了解了新通药物的发展历程和张登科及其团队的创业故事。
兴趣激发
太白深山放飞创业梦想
张登科,上世纪60年代初出生于宝鸡市太白县,1983年他从宝鸡中医学校毕业后分配至太白县医院工作。由于他学的是医学专业,平时又在医院上班,日常工作中经常与疾病和患者打交道,为他日后研发新药和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我在医院看到了很多疾病虽已诊断清楚,却无药救治的情况时内心非常遗憾,于是就萌发了要研发一些临床上没有的新药以满足患者临床需求的初心。”张登科说,那时在一个贫困山区县城医院要想研发新药,难于造飞机。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自己东奔西跑寻求帮助,最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介绍下,他被调到了县药材公司跟着西北大学王文杰教授从事贝母研究工作。
张登科介绍说,在药材公司贝母研究工作中,他凭借着浓厚的研发兴趣,很快在医药研发上取得了新突破。1985年,他与第四军医大学药理教研室合作开发了鹿衔草资源利用及产业化项目,这个项目当时反响较大,让他初次尝到了医药研发给他带来的欢乐。
“1987年,我在我在太白县受启发研发了治疗肝炎的药物‘齐墩果酸’,一下子把治疗肝病的原料价格从1200元/公斤降至500元/公斤以下,既提高了治病疗效,又降低了药品成本,很快将其进行产业化生产,当时备受市场青睐。”张登科说,尽管自己一直对新药研发抱有浓厚的兴趣,也取得了一些研发小成果,但是要想在药物研发道路上长期走下去,必须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面对自己当时的学历短板,他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就先后到陕西省药检所、沈阳药科大学、西北大学等地进修深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进修结束后,自己在太白县也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是仍碰到了很多困难。
“我就去深圳一家新建的制药公司担任研究所所长和总工程师,做了几年后,成功研发了几款新药,但是当地商业化气息太浓,与我的初心理念有些出入,于是我就回到安康一家医药公司继续搞研发,同时寻求创业机会。”张登科说,2000年他在西安创立了新通药物,开启了新药研发的新征程。
一路走来,回想创业经历,张登科说,创业贵在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太白深山锻炼了他、成就了他、让他的创业梦想从那里起航。因此,创业者要想成功创业,必须要对所选的行业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时要持之以恒、不断坚持、适应在逆境和困境中前行,这样必然离成功不会太遥远。
创新为本
持续在新药研发上下功夫
谈及新通药物最大的特色时,张登科说,创新药物是医药企业掘起的必经之路,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未来。作为新药研发企业,创新既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又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坚强动力,新通药物始终以创新为本,持续在新药研发上下功夫。
张登科介绍说,新通药物从成立之日起,就将创新两字融入发展中。公司始终坚持“中西药并举、仿创结合“的理念,拥有完整的新药研发产业链,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以新药研发为主营业务且能实现持续盈利的公司。仿创结合,仿中有创,在仿制过程中学习欧美等先进国家新药研究成果,然后再进行创新,是新通药物最大的特色。
“2012年公司成功收购了美国凯华公司(Chiva Pharmaceuticals, Inc.),该公司创始人来自北美著名制药企业,是由具有20余年丰富药物研发经验的华人研发高管组成,其宗旨是致力于把世界前沿创新药物引进中国,同时将中国新药推向世界。”张登科说,新通药物之所以能够收购美国凯华公司,就是因为新通药物创新发展理念和公司综合实力赢得了美国凯华公司的认可,对方愿意与新通药物携手共赢,为中国研发更多的新药。
据悉,张登科主张引进的世界肝靶向技术专利,利用该专利技术研究的两个1.1类创新药“肝靶向乙肝药物甲磺酸帕拉德福韦”和“肝靶向肝癌药物注射MB07133”双双进入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计划,是我省唯一获得“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计划支持的两个化学创新药。目前新通药物两个肝靶向药临床研究已超过预期,MB07133对晚期肝癌600mg剂量就显出明显疗效,疗效和安全性超过了治疗费用昂贵的进口药物,将对满足临床需求、改善临床疗效、打破进口药物市场垄断等起到积极作用。
张登科表示,创新让新通药物驶入了发展快车道,也为新通药物赢得了众多荣誉。在2010年-2015年全国1.1类创新药物研究企业中新通排名第八;2016年和2017年全国新药研发十强和二十强企业中新通药物均榜上有名。今后,新通药物将继续以创新为本、持续加大新药研发力度、用创新理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在新药研发上取得更大成绩。
立足高新
不忘初心打造更多新药
展望未来,张登科坦言,高新区为新通药物快速发展提供了众多帮扶,新通药物对高新区给予的支持和帮助铭记在心。他与团队将立足高新区,始终不忘研发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在新药研发道路上坚持探索。
“当初我们公司成立之初离高新区较远,高新区有关部门主动和我们对接宣讲政策,用优质的服务和政策感动了我们,坚定了我们到高新区发展的信心。”张登科说,来到高新区后,相关部门定期到公司了解发展需求,积极破解公司发展难题,为公司提供办公用地和各项政策等,让他与团队切实感受到了高新区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店小二”服务。
张登科说,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发展起步早、企业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同时,西安高新区又是硬科技策源地,区内聚集了众多硬科技企业和人才。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硬科技的一个分支,他与团队非常看好西安高新区的发展前景,对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充满期待,将扎根西安高新区,研发更多中国临床需要的新药。
张登科认为,中国人口众多,乙肝对国人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新通药物将在肝靶向乙肝药物研发的基础上,不忘研发新药的“初心”,持续创新,力求研发更多治疗肝病等疾病的新药,造福国人健康。
张登科介绍说,目前新通药物着手筹划上市,已与相关证券公司积极对接,力争登陆科创板,成为陕西第一批科创板挂牌企业。新通药物想通过走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道路,坚守研发“初心”,不断在乙肝、脂肪肝、肝癌等肝病新药研发上发力,打造更多世界一流新药,为高新区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