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召开对外开放暨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对西安市“十佳外商投资企业”、“十佳境外投资企业”、“十佳进出口先进企业”、“十佳服务贸易企业”、“十佳跨境电商企业”、“十佳高质量发展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进行了表彰。其中作为软件行业内非常知名的企业,思特沃克软件技术(西安)有限公司喜获十佳服务贸易企业称号。
思特沃克成立于1993年,由创始人罗伊(Roy)创办于美国,作为富有激情的行业创新者,一直专注于为企业提供转型咨询和软件交付服务。思特沃克致力于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式——敏捷开发的推广和实践。在25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的客户已经积累包括SEPHORA、MYER、中国电信、中国平安等全球各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思特沃克在14个国家拥有42间办公室和5000多名卓越人才。在进入中国的这几年中,思特沃克迅速赢得了陆金所、招商银行、中建三局、星巴克等一批知名客户。思特沃克软件技术(西安)有限公司自2005年正式进入西安以来,人员规模、业务总量迅速发展,在思特沃克中国区的6个办公室中体量最大。从全球来看,也是除了班加罗尔之外,思特沃克全球第二大办公室。
近日,记者采访了西安思特沃克软件技术(西安)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赟,请她为大家揭示思特沃克迅速发展的核心动力和独有的特色。
三大使命
奠定公司的发展基石
“思特沃克在创始之初确立的三大使命是:可持续运营,追求软件卓越,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三个支柱,也是企业文化的源头。思特沃克在各个方面都是和三个支柱有关系。包括目前企业的行业地位也是和这个核心理念有关系。”张明赟开门见山地将思特沃克最基础的动力核心公布了出来。
在思特沃克看来,技术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这个观念在当今这个时代来看,已经成为了共识,新兴的高科技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在20多年前,各个行业壁垒森严,社会发展环境固化。主流观点认为技术仅是作为提升产能、效率的手段,其影响的深度难以达到行业之外,更不用说是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在那样的认知氛围中,能够认识并实践以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理念,可以说是非常有远见的。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行业之间的壁垒不断被打破,企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现代企业借助新兴技术,可以快速跨界,依据原有的优势,实现“降维打击”,现实中的实例举不胜举。思特沃克作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始终坚定地沿着公司使命所指引的方向,着力发展技术,占领行业高地,实现技术领先。在实现可持续运营的基础上,以自己的实践与成果实现推动社会进步的初衷。
思特沃克相信数据是一切创新和战略的依据。紧紧抓住数据创新,可以为企业和社会开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开未来之门。这一点在思特沃克的运营实践中不断得到印证。特别是近10年,思特沃克敏锐地发现,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需求非常强烈,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这种趋势与思特沃克的核心理念非常契合,思特沃克抓住有利时机乘势而上,坚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互动的解决方案,在不断提升服务与客户体验的同时,思特沃克的快速发展自然是水到渠成。以西安办公室为例,2012年是70人左右的规模,而现在已经超过了400人。在未来的两三年中,思特沃克有信心达到800人以上的规模。
作为一家致力于用科技推进社会进步的公司,思特沃克与公益组织有非常多的合作。公益听起来似乎与技术不太搭边,但落实到技术上是非常实际的。依靠在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思特沃克为公益组织提供大量的技术支持,提升公益组织的效率,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的结果。
独特文化
保留人才的核心要素
在谈到西安软件行业的整体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帮助时,张明赟说,当初选择西安的原因,一是西安有非常雄厚的高校资源,可以为思特沃克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二是西安在软件行业的建设起步很早。比如高新区在1998年就成立了软件园,目前已经聚集了西安90%以上的行业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四个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双基地”称号的园区之一。
优越的高校与产业环境,吸引思特沃克落地生根。近两年,西安和高新区密集出台的人才政策,又为公司的成长带来了一场“及时雨”。“没有良好的人才供给就很难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公司当然可以实现更好地发展。所以我们希望行业环境能够变得更好。这两年,软件园入驻的大企业越来越多,整体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特别是2018年人才政策推出后,效果非常显著,对于企业保留人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看到人才政策的趋向性很明显,一个是高质量人才、核心人才的保留,另一个就是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落户,而这种倾向性与公司的发展非常匹配,充分满足了公司在人才需求方面最为关键的两个点。我们非常开心。”张明赟总结道。
思特沃克始终渴望能与有宏伟目标的人或组织合作,把热衷挑战、喜欢突破常规思维的人聚集在一起,结合公司多年沉淀与积累下来的方法论和实践经验,在帮助客户快速实现商业愿景的同时,实现营造内部学习型组织的良好氛围,人才自动自发追求卓越、快速成长的三方共赢。
要实现“推动社会公平公正”的使命,思特沃克首先在公司内部成功营造出公平公正的内部环境。比如在层级管理方面,思特沃克真正实现了扁平化的管理结构,这也是思特沃克能够保留人才的关键。在思特沃克的办公场所里是看不到总经理、部长、总监办公室,公司员工也没有细分成常规的部门,管理层级非常扁平。从整个公司来说,从员工到全球总裁不超过5个层级。
此外,思特沃克还有一个“To China”的传统,只要觉得自己有观点需要讨论,小到对一件事情的认知、技术实践经验和见解,大到公司制度和流程,队伍文化的追求,任何一名员工都可以向中国区域内所有员工发送公开邮件,然后大家在公平、公开、透明、信任的气氛中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每一位员工,包括各位“大佬”都会积极参与其中。
营造这样的文化氛围,是因为思特沃克清楚地知道,打造技术领导力,就必须激励大家在分享中学习,只有抛弃各种思想上的壁垒,通过充分地互动讨论,才能加深见解促进快速成长,形成领先的氛围。所以公司围绕学习型组织的目标建设,在提供培训经费、举办各种分享、精心打造环境等方面不断发力。在思特沃克,人人酷爱技术,在分享与讨论中快速成长已经形成优良的传统。
这种独特的企业氛围与目前人才发展的大环境是极为匹配的。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氛围,让员工能够感受到互相信任,产生归属感,从而会自动自发地追求实现和提升自身价值。所以思特沃克的员工编著、翻译技术专著、广泛参与开源软件项目,在全球 IT技术领域也是久负盛名的。
提前布局
未来发展有无限可能
对于未来,张明赟充满了信心。她说,就西安办公室来说,明确的目标将是在两三年内,达到800-1000人的规模。“随着我们人数不停提升,目前的办公空间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在准确预计到未来的规模的基础上,我们意识到需要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更希望有一个可持续发展、有相当空间储备的发展基地。公司的快速增长,是因为思特沃克很早就开始在新兴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布局,现在已经到了不断扩充业务领域的阶段。”
据张明赟介绍,思特沃克在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已经做了相当深入的探索与技术实践。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经典的、技术含量高的案例,比如和国际某著名汽车品牌合作的案例,就是以区块链技术实现汽车供应链的溯源和交易数据上链,汽车从生产线上下来就开始上链,在随后的商品流转过程中,为厂家节省巨大的交易认证成本,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另外,思特沃克与一家世界知名的咨询公司合作,为本地某大型钢厂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搭建数据优化平台,对于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使用配比等方面成功实现了优化改进,得到了明显的收益,真正达到提升生产效能的目的。按照企业单位产量计算,一年可为企业节省上亿元成本
随着国内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思特沃克与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特别大型企业、行业龙头开始深度合作,经典的案例不断涌现。在公司业务占比中,国内业务量已经独占半壁江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张明赟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在西安可以积累更多的大客户,能够做更多的新兴技术尝试,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IT变革。”
最后,张明赟希望,西安和高新区能够有更多的人才政策出台,以良好的政策氛围和市政配套,吸引高质量人才回流和落户,更多大学毕业生留在西安;也希望思特沃克西安办公室能够规模、业务同步发展,早日聚合成为一个大体量的研发中心,可以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和推动行业的转变,以技术进步,为大西安的“追赶超越”和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变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