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长安区多举措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2019-10-14 15:33  来源:长安区人民政府网站  兵马俑在线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安区围绕群众增收,讲政治、重民生、抓工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全力落实“三三三”战略,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区人社局

就业创业工作

实现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77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0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853人,城乡失业率控制在3.35%以内;发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12万元;发放创业贷款610万元;新开发公益性岗位52个,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共计256人;农村劳动力培训2645人,创业培训370人;全区劳动力转移36397人,收集各类用工信息40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11000余个;举办各种类型招聘会15场,其中“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10场;就业见习55人。

就业脱贫工作

对全区贫困劳动力精准帮扶数据库进行了更新,建立了2019年就业创业脱贫台账;依托“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举办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10场,同时积极组织举办了2019年苏州西安劳务协作对接暨长安区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认定西安长鸣包装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自强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秦禾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陕西太浩农业观光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长安区就业扶贫基地,认定西安木禾林农业生态园和陕西圣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长安区就业扶贫社区工厂;共开发公益专岗138个,吸纳贫困劳动力138人;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46人、贫困劳动力创业4人、技能培训49人。

社保方面工作

为确保长安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工作稳定有序推进,区人社局多次与高新区协商沟通、核对数据,稳妥迁转划转高新单位养老保险数据。通过与区税务局多次协商,向市级部门积极请示,将长安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征缴纳入全市试点,加快全区互联网+社保工作推行,举办了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驻村经办员业务培训会,依托信息平台全面推进线上年检业务,实现了全信息化办公。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460家,参保人员15000人,退休人员6743人,基金支出1.9亿元;工伤保险参保980家,参保人数38900人,支出162万元;失业保险参保335家,参保人数44823人,支出159万元;新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64513人,全区到龄领取养老金25211人,累计发放金额3774.36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共计参保37.72万人,其中新增参保603人,参保覆盖率99.98%,发放养老金9847.16万元,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

劳动关系工作

为加大监察检查工作力度,着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区人社局主动监察检查用人单位37户,处理投诉案件381起,涉及人数1888人,涉及劳动者工资约950万元;移送公安机关11起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违法案件;预存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2 家,预存金额201万元,返还保证金4家,返还金额341万元。受理争议仲裁案件172件,不予受理40件,审结218件(包含上年度未结案案件),其中裁决结案92件,调解结案126件。

区农业局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全区16个街道246个村全部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打造出五台石砭峪新村、杨庄上堡子、引镇胡家寨村、王莽土门峪村等20个产改典型示范村,各村主导产业明显,品牌建设意识强,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加工包装提档升级,产业链延长,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

按照西安市“一建三有”的要求,长安区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已基本建设完成。全区发布各类信息8092条,成交量3446条,成交率43%,成交额1942.3万元,位列西安市第一。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

全区共有56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32家,从事种养殖产业490家,占合作社总数的92 %,合作社流转土地1226宗,共计8.81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5%,适度规模经营面积(50亩以上)3.08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39.8%,占全区总承包地面积的4.4%;家庭农场30家,主要从事草莓、葡萄、鲜桃、蔬菜、食用菌、花卉等产业。

长安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了多项殊荣,包括“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陕西省合作社百强社”、“陕西省合作社示范社”、“西安市十佳合作社示范社”、“西安市十优示范社”等荣誉称号,荣获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各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有效带动辖区和周边各大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劳动就业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粮食生产

以引镇、太乙、大兆、砲里、五台、王曲、杜曲、王莽、魏寨、鸣犊、大兆8个万亩高产粮食创建为基础,“水稻复苏”工程作为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主要抓手,恢复种植水稻600亩。

长安区粮食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平均亩产350公斤;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亩,平均亩产380公斤。长安区大力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和扶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土地托管”模式在长安区继续发展扩大,各类粮食规模经营主体达到20余家。

蔬菜种植

全区蔬菜播种面积8.1万亩,全区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已达到5.9万亩,其中日光温室2136亩,大棚5.23万亩,中小棚2.64万亩,智能温室10万平方米,年生产蔬菜13万吨。蔬菜育苗面积2600亩,年育苗20000万株。全区已从省内外聘请设施蔬菜技术员20名,示范引进蔬菜新品种12个。

设施瓜菜带

设施瓜菜带涉及大兆、鸣犊、引镇、魏寨、砲里5个乡街。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带动下,大兆、砲里设施西瓜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设施瓜菜总面积达到7200亩。

食用菌基地

长安食用菌基地,位于杜曲街道,辖区内平菇分散种植户300余户,年生产量600余万袋。茶树菇占地100余亩,年生产菌棒200万袋。香菇占地90亩林地,林下60个小拱棚生产,年生产菌棒15万袋。

长安草莓

长安地区草莓生产以塑料大棚四膜覆盖促成栽培为主,有少量日光温室连栋温室促成栽培,另外塑料中棚的半促成栽培、观光自采的架式栽培以及满足加工用的露地栽培方式等多种栽培方式并存。主栽品种为章姬、红颜、甜查理等。近年长安区农技中心引进的隋珠、御用、桃熏、越心等。

通过设施种植、引进新品种、实施无公害栽培和四膜覆盖技术,使草莓在12月初开始上市,一直持续到第二年5月中旬,销售时间约半年,草莓产量价格大幅度提高。

今年引进辽宁新型草莓温室大棚2栋,建立8个草莓示范点,全面推广应用辽宁先进的草莓管理技术,下大力气提高草莓的品质,一定要让市民吃上放心草莓。

花卉产业

长安区将花卉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不断优化花卉产业结构、积极推进花卉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创新和花文化的挖掘,大力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重点打造秦岭花卉园,涌现出了大秦岭兰花、西安木禾林、西安鲜花港等50多家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花卉生产企业,全区花卉种植面积2600余亩,年实现产值5亿多元,占到全市的“半壁”江山。

果业

长安是一个果业多种类、多品种发展的区,樱桃、葡萄、桃、猕猴桃等水果在长安均有种植,截止2019年8月长安区果业总面积2.9万亩,萄萄种植面积0.87万亩,经济效益显著;鲜桃作为长安最传统的果品种类,面积达0.55万亩,集中种植在王莽、引镇等沿山街办;樱桃,主要分布在子午、黄良及沿山其他街办,面积0.3万亩;猕猴桃,种植面积0.27万亩。

勤劳智慧的长安人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披荆斩棘,奋力进取,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群众生活日新月异,幸福感满足感日益增强,让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为更好的未来努力奋斗!!

全站热点
开展影视城专项检查 整治消防重点场所隐患

2019-10-14 11:07阅读

区委书记范九利调研城区新(扩)建学校建设并传达全市教育大会精神

2019-10-12 19:13阅读

雁塔区区委书记赵小林深入长延堡街道沙泘沱村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工作

2019-10-12 07:55阅读

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排查 做好秋季风险管控隐患排查

2019-10-10 14:42阅读

滦镇街道召开街村干部大会

2019-10-08 22:30阅读

区委书记王浩检查临潼区“十一”黄金周旅游接待工作

2019-10-04 12:20阅读

西安市老年人体育健身重点项目健身秧歌、健身腰鼓比赛在碑林区圆满落幕

2019-09-30 17:5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