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西安市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实施乡村振兴如何促进产业兴旺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市统办发【2020】15号)精神及相关要求,县局及时与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结合各镇街产业发展特色,选取调研样本,实地调研,当场填写调研问卷共计60份并全部回收。现将调研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问卷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选取广济镇和哑柏镇,每镇各选2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1个产业发展好的村,每镇合计5个村,两镇合计10个村。
(一)调研样本村基本情况
1、广济镇
2个贫困村:桑园村、南大坪村;2个非贫困村:永红村、小麦屯村;1个特色产业发展好的村:跃进村。跃进村和南大坪村都位于S107路以南,处于划定的秦岭保护红线范围内,产业发展以种植桑葚和猕猴桃为主,且桑葚种植已成为全县最大产地,带动了本村经济发展。
2、哑柏镇
2个贫困村:昌东村、阳化社区;2个非贫困村:昌西村、哑兴村;1个特色产业发展好的村:裕盛村。裕盛村的产业发展以苗木种植和销售为主,且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有大型的苗木交易市场,带动本村及周边村的苗木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成效显著。
(二)调研问卷汇总情况分析
1、问卷一:常住村民填写30份
受教育程度:初中占26.6%,高中或中专占50%,大专占16.7%,本科及以上占6.7%。
是否听说过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相关政策:听说过占66.7%,没听说过占33.3%。
本村是否有企业、个体工商户或规模农户:是占100%。给村里带来的变化主要是就业机会增多和村里道路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村里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规模农户带来哪些好处:53.3%的人认为没有带来好处,46.7%的人认为带来好处,带来的好处主要是提供就业机会。
是否在村里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或规模农户上班:是占43.3%,否占56.7%。其中担任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的占7.7%,担任普通员工的占92.3%。
主要的经济来源:村里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或规模农户的工资收入占6.7%,外地打工占30%,农林牧渔生产占53.3%,还有10%的人主要经济来源是做建筑活和就近打工。
对当前从事的工作是否满意:非常满意占20%,基本满意占66.7%,不满意占13.3%,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收入较低。
是否考虑过自己创业:是占63.3%,否占36.7%。目前没有创业的原因主要是资金不够和缺乏创业知识技能。
上年的人均收入: 5001-10000元的占33.3%,10001-15000元的占40%,15001-20000元的占16.7%,20000元以上的占10%。
与2018年的人均收入相比:降低的占13.3%,基本不变的占46.7%,增长了1%-20%的占30%,增长了21%-50%的占10%。
是否知道秦岭保护条例相关内容:知道占80%,不知道占20%。秦岭保护对家庭生产生活和村上发展的影响主要是村里水、电、路、网络电视等基础设施完善了、周围环境变好了,36.7%的人因不在秦岭保护红线范围内认为对其发展没有影响。
对秦岭保护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一是秦岭保护限制产业发展,希望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发展;二是加大保护力度,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多栽植被,注意防火,保护珍稀动植物,拆除违建,保护生态环境。
2、问卷二:乡镇干部、村干部或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规模农户填写30份
调研对象身份:镇干部占6.7%,村干部占50%,企业、个体工商户或规模农户经营者占43.3%。
本村的地形地貌:平原占80%,丘陵占20%。
本村到乡政府的距离:5公里以内占90%,6-10公里占10%。
本村是否通公共交通:通占90%,不通占10%。
本村居民全年从村集体获得的收益(分红):0元占20%,0-1000元占10%,1001-5000元占20%,10001-20000元占10%,20000元以上占40%。
是否听说过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相关政策:听说过占86.7%,没听说过占13.3%。
是否听说过本地出台的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听说过占83.3%,没听说过占16.7%。
村里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规模农户的数量:1-10个占60%,11-30个占10%,100个以上占30%。类型多为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给村里带来的好处主要是提供就业岗位和带动村民增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少资金难以扩大规模、缺乏品牌效应和市场规模有限销路难以打开。需要得到的帮助主要是金融贷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帮助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对本村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放低贷款门槛,让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二是扩大销售渠道,建立电商平台、合作社等集体销售;三是专家指导果品务作,提供专业知识技术培训,提高果品质量。
秦岭保护对本村的产业发展的影响:10个调研村中有8个村因距离秦岭保护范围较远,没有受到影响,广济镇的跃进村和南大坪村位于S107路以南,处于划定的秦岭保护红线范围内,影响较大。一是因环保要求不允许施工,厂房建设受限,影响生产加工企业发展;二是环保成本高,不利于引进企业。
对秦岭保护与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应该因地制策,建议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放宽限制,推动经济发展;二是减少农药使用,发展绿色、有机果品;三是将本地的苗木销售和秦岭保护结合起来,采购本地苗木用于秦岭植被的栽植。
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相应的激励、补偿机制的建议意见:一是加大果品保险力度,做好农产品的保险补偿;二是提高猕猴桃补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二、乡村产业发展情况
(一)因地制宜布产业
1、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猕猴桃。周至县地处秦岭以北、关中平原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最佳适宜栽植区。周至县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大力发展猕猴桃栽植,先后荣获“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猕猴桃之都”“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先进县”称号,猕猴桃产业已发展为周至主导产业,辐射带动乡村旅游、采摘、电商、农产品加工、果品贮藏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多元化发展产业。一是周至县土地腐殖质丰富、土质松散、透气性好,适宜发展苗木花卉种植产业,此产业已成为周至县仅次于猕猴桃栽植的主要产业。其中哑柏镇裕盛村北临渭水,拥有耕地7000余亩,全部栽植苗木花卉。全村注册经营苗木绿化工程公司、合作社以及在外经营的个体户约200余家;常年在外销售苗木的专业户、农民经纪人400余人;拥有占地面积290多亩的中国西部(裕盛)花木城,带动周至县种植苗木花卉面积达18万余亩。二是在猕猴桃栽植主导产业和苗木花卉种植主要产业的带动下,蔬菜、养殖业、乡村旅游、采摘园、猕猴桃加工业、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多元化蓬勃发展,为农户增益创收。三是农产品销售方式多样化。楼观镇周一村被称为“中国猕猴桃淘宝第一村”,带动农产品销售由传统市场走向网络。通过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对农产品进行直播与销售,实现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了农产品流通。
3、产业融合发展
在猕猴桃栽植主导产业和苗木花卉主要产业的带动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产业振兴。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农业园区33个;建成省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9个,县级示范园区5个;省市果业龙头企业9个,其中4个加工企业、5个贮藏销售企业;冷库2160座;猕猴桃深加工企业22个;电商企业253个;线下猕猴桃销售人员5000余人;园林绿化工程公司近100个;苗木花卉生产、销售人员6万余人;微商7000余户;新型职业农民2192人。
(二)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周至县聚焦产业发展,镇村联动,致力贫困户脱贫:一是鼓励在发展周至县主导产业与主要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生猪、鸡、中蜂等畜禽养殖,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截至目前,扶持1.13万户贫困户种植猕猴桃3.65万亩, 6296户贫困户种植苗木1.72万亩,1940户贫困户养殖中蜂19677箱,1274户贫困户养殖家禽60962只。二是积极落实好产业扶持资金。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未脱贫户每户提供不高于5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已脱贫户提供不高于3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三是开展产业脱贫培训,带动贫困户致富。2017年以来,累计开展产业脱贫技术服务45980人次。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591人,指导17585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户均服务3次以上。四是惠农保险护航。由政府承担每年每户160元保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了涵盖自然灾害、家庭种植及养殖等为一体的“助农保”扶贫保险。截止到2019年底,累计完成赔付6817笔1443.92万元。
三、乡村振兴战略进展及成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产业兴旺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战。周至县产业兴旺发展以猕猴桃栽植为主导,以苗木花卉种植为主要,畜禽养殖、乡村旅游、猕猴桃加工业、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益创收。截至目前,周至县猕猴桃栽植面积255236亩,产量347884吨;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84037亩;猕猴桃专业合作社1007个;苗木专业合作社338个;贮藏库2160座;利用电商、微商经营猕猴桃4000余家;从事猕猴桃生产及相关产业的人员超过30万。
四、乡村振兴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1、猕猴桃品牌知名度还需提升。周至县猕猴桃虽荣获很多称号,但都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知名度还需提升。
2、精品农业产品少。猕猴桃栽植和苗木花卉种植大都是农户传统粗放式经营,精品农业产品少。
3、猕猴桃深加工企业少、产品少。猕猴桃生产是周至县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多,产量大。目前以鲜果销售和冷藏为主,深加工企业少、产品少。
4、订单农业少。周至县的猕猴桃栽植和苗木花卉种植多以农户家庭自主经营为主,订单农业少,产品销售风险大。
5、猕猴桃和苗木花卉销售压力大。一是猕猴桃产品的竞争压力大。远有来自新西兰的进口猕猴桃对国内猕猴桃销售市场的冲击,近有国内贵州、四川、湖北等其他产区和近邻宝鸡市眉县的猕猴桃产业竞争。二是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大而不强。
6、秦岭北麓保护,部分地区发展受限。周至县南依秦岭,靠近山区的镇村多,二、三产业发展受限。
(二)建议
1、加大对猕猴桃品牌的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2、加大对猕猴桃栽植和苗木花卉种植新技术的创新扶持力度,多出精品、创名优品牌。
3、加大对猕猴桃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多出新品,满足消费者对猕猴桃的更高需求,争取市场,缓解猕猴桃产业的竞争压力。
4、加大与超市、果品经营公司、果品加工企业等的联系,签订订单农业,降低产品销售风险,
5、建设精品苗木展示区和苗木花卉示范园项目,以示范引领苗农育苗新观念,吸引全国更多客商来周至,打通苗木花卉销售渠道。
6、临近秦岭的镇村,依靠107省道的便利条件,发展绿色农业和农业观光、休闲采摘园。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放宽企业落户限制,推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